[发明专利]杂环酰胺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29334.X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9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中屋洁彦;谷间大辅;稻叶正光;宫角裕喜;古桥孝将;前田兼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A01N43/90;A01P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11247 | 代理人: | 黄媛,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式(1)[式中,Q表示Q‑1~Q‑5的任一个所示的芳香族杂环,W表示W‑1、W‑2或W‑3所示的芳香族杂环,X表示氧原子等,R1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或C1~C6烷基等,R1b表示氢原子等,R1c表示C1~C6烷基,R2a表示卤原子或C1~C6烷基等,R2c表示C1~C6卤代烷基,R3表示氢原子等,R4a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等,R4b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等,R4c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等,R4d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等,R5a和R5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等,R5c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等,以及n表示0、1、2或3的整数。]所示的杂环酰胺化合物和含有该杂环酰胺化合物的农药,特别是除草剂。 | ||
搜索关键词: | 杂环酰胺 化合物 | ||
【主权项】:
式(1)所示的杂环酰胺化合物或其盐,式中,Q表示Q‑1~Q‑5的任一个所示的芳香族杂环,W表示W‑1、W‑2或W‑3所示的芳香族杂环,X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R1a表示氢原子、卤原子、C1~C6烷基、被R6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被R6任意地取代的(C3~C6)环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C3~C6环烯基、‑C(O)R8、‑C(O)OR16、氰基、‑OR9、‑S(O)m1R10、‑N(R11)R12、‑C(=NR12b)R8b、苯基、被(R7)p取代的苯基、萘基或U‑1~U‑25的任一基团,R1b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被R6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被R6任意地取代的(C3~C6)环烷基、C2~C6烯基、C2~C6炔基、苯基、被(R7)p取代的苯基、萘基、5‑6元杂芳基、被R28和R28a任意地取代的5‑6元杂芳基、3‑7元杂环基或被R28和R28a任意地取代的3‑7元杂环基,R1c表示C1~C6烷基,R2a表示C1~C6烷基或C1~C6卤代烷基,在n表示2以上的整数时,各个R2a可以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R2c表示C1~C6卤代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R4a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被R27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被R27任意地取代的(C3~C6)环烷基、苯基、被(R28)r取代的苯基、5‑6元杂芳基或3‑7元杂环基,R4b表示氢原子、卤原子、氰基、硝基、C1~C6烷基、被R27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被R27任意地取代的(C3~C6)环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C3~C6环烯基、‑C(O)OR16、‑OR38、‑S(O)m3R20、‑NH2、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NHC(O)R8、苯基、被(R28)r取代的苯基、5‑6元杂芳基、被R28和R28a任意地取代的5‑6元杂芳基、3‑7元杂环基或被R28和R28a任意地取代的3‑7元杂环基,R4c表示氢原子、卤原子、C1~C6烷基、被R27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被R27任意地取代的(C3~C6)环烷基、苯基、被(R28)r取代的苯基、5‑6元杂芳基、被R28和R28a任意地取代的5‑6元杂芳基、3‑7元杂环基或被R28和R28a任意地取代的3‑7元杂环基,R4d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或被R35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U‑1~U‑6、U‑6a、U‑7~U‑10、U‑10a、U‑11、U‑11a、U‑12、U‑12a、U‑13、U‑13a、U‑14~U‑22、U‑22a、U‑23、U‑24、U‑25、U‑26各自表示以下结构所示的杂环,R5a和R5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被R27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C3~C6环烯基、苯基或被(R28)r取代的苯基,R5c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或被R36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或R5c可以通过与R4d形成‑(CH2)4‑或‑CH=CH‑CH=CH‑来与R5c所结合的氮原子和R4d所结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6元环,R6表示卤原子、氰基、C3~C6环烷基、‑C(O)R8、‑C(O)OR16、‑OR13、‑S(O)m2R14、苯基或被(R7)p取代的苯基,R7表示卤原子、氰基、硝基、C1~C6烷基、被R27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C3~C6环烯基、C1~C6烷基羰基、C3~C6环烷基羰基、C1~C6卤代烷基羰基、C3~C6卤代环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卤代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氨基羰基、C1~C6卤代烷基氨基羰基、二(C1~C6烷基氨基)羰基、‑OR15、‑S(O)m3R20、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二(C1~C6烷基)氨基磺酰基、‑NH2、C1~C6烷基氨基、二(C1~C6烷基)氨基、5‑6元杂芳基、被R28和R28a任意地取代的5‑6元杂芳基、3‑7元杂环基或被R28和R28a任意地取代的3‑7元杂环基,R8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或‑N(R11a)R12a,R8b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R9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或苯基,R10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被R34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或C2~C6卤代炔基,R11和R1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被R34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苯基磺酰基、苯基、被(R7)p取代的苯基、U‑7、U‑8、U‑9或U‑14~U‑19,或R11可以通过与R12一起形成C2~C6亚烷基链来与R11和R12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7元环,此时该亚烷基链可以包含1个O、S、S(O)、S(O)2或N(R33),且可以被氧代基或硫代基取代,R11a和R12a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或苯基,或R11a可以通过与R12a一起形成C2~C6亚烷基链来与R11a和R12a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7元环,此时该亚烷基链可以包含1个O、S、S(O)、S(O)2或N(R33),且可以被氧代基或硫代基取代,R12b表示‑OR19b,R13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被R34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C(O)R8或苯基,R14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被R34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或苯基,R15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被R27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或C3~C6环烯基,R16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或被R37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R18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R19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或苯基,R19b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R20表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6环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或C3~C6环烯基,R21和R2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或苯基,或R21可以通过与R22一起形成C2~C6亚烷基链来与R21和R22所结合的氮原子一起形成3~7元环,此时该亚烷基链可以包含1个O、S、S(O)、S(O)2或N(R39),且可以被氧代基或硫代基取代,R24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R25和R2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C3~C6环烯基或苯基,R27表示卤原子、氰基、硝基、苯基、被(R28)r取代的苯基、‑C(O)OR16、‑OR29、‑S(O)m4R30、5‑6元杂芳基、被R28和R28a任意地取代的5‑6元杂芳基、3‑7元杂环基或被R28和R28a任意地取代的3‑7元杂环基,R28表示卤原子、氰基、硝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OR31或‑S(O)m4R30,在t2、t3、t4、t5、t7、t8或t9表示2以上的整数时,各个R28可以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进一步在2个R28相邻的情况下,相邻的2个R28可以通过一起形成‑CH=CH‑CH=CH‑来与各个R28所结合的碳原子一起形成6元环,R28a表示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或(C1~C6烷硫基)C1~C6烷基,R29、R30和R3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C3~C6环烯基或苯基,R33表示氢原子、C1~C6烷基,R34表示卤原子、氰基、C3~C6环烷基、‑C(O)R8、‑C(O)OR16、‑OR33、‑S(O)m6R33、苯基、被(R7)p取代的苯基、U‑1、U‑3、U‑7、U‑8、U‑9或U‑14~U‑25,R35表示卤原子或C1~C6烷氧基,R36表示卤原子或C1~C6烷氧基,R37表示C1~C6烷氧基,R38表示C1~C6烷基、被R34任意地取代的(C1~C6)烷基、C3~C6环烷基、C3~C6卤代环烷基、C2~C6烯基、C2~C6卤代烯基、C2~C6炔基、C2~C6卤代炔基、C3~C6环烯基或苯基,R39表示氢原子或C1~C6烷基,t1表示0或1的整数,m1、m2、m3、m4、m6和t2各自独立地表示0、1或2的整数,n和t3各自独立地表示0、1、2或3的整数,p和r各自独立地表示1、2、3、4或5的整数,t4表示0、1、2、3或4的整数,t5表示0、1、2、3、4或5的整数,t7表示0、1、2、3、4、5、6或7的整数,t8表示0、1、2、3、4、5、6、7或8的整数,t9表示0、1、2、3、4、5、6、7、8或9的整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2933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作为HIV吸附抑制剂的哌嗪和高哌嗪衍生物
- 下一篇:硝羟喹啉碱加成盐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