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31267.5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7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武志;石井伸晃;平野雄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3;H01M4/1393;H01M4/36;H01M4/38;H01M4/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通过如下方法得到含有碳颗粒(A)以及将包含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元素的颗粒(B)和95%(个数基准)以上具有5nm以上且40nm以下的纤维直径的碳纳米管(C)均匀复合化而得到的聚集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所述方法包括将含有包含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元素的颗粒(B)、95%(个数基准)以上具有5nm以上且40nm以下的纤维直径的碳纳米管(C)和水的混合液压入高压分散装置的粉碎喷嘴中,得到糊剂或浆料,使该糊剂或浆料干燥并粉末化,将该粉末和碳颗粒(A)混合。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负极 材料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通过包括如下工序的方法获得:将含有包含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元素的颗粒(B)、95%以上具有5nm以上且40nm以下的纤维直径的碳纳米管(C)和水的混合液压入高压分散装置的粉碎喷嘴中,得到糊剂或浆料的工序,所述95%以个数作为基准;使该糊剂或浆料干燥并粉末化的工序;将该粉末和体积基准累积粒度分布中的50%粒径为2μm以上40μm以下的碳颗粒(A)混合的工序,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含有:体积基准累积粒度分布中的50%粒径为2μm以上40μm以下的碳颗粒(A)、包含能够吸收/释放锂离子的元素的颗粒(B)、和95%以上具有5nm以上且40nm以下的纤维直径的碳纳米管(C),所述95%以个数作为基准,并且碳纳米管(C)进行了软聚集,颗粒(B)以数均粒径10nm以上且100nm以下的一次颗粒的状态或数均粒径10nm以上且1000nm以下的二次颗粒的状态分散在该碳纳米管(C)的软聚集体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3126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发动机气缸自校验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怠速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