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3211.1 | 申请日: | 2014-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1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亮太;山田悦久;西岛春幸;高野义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04F5/10 | 分类号: | F04F5/10;F04F5/44;F25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张丽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在喷射器中,通过在内部形成空间的主体(30)的内部配置大致圆锥状的通路形成部件(35),从而在主体(30)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部件(35)之间形成起到喷嘴的作用的喷嘴通路(13a)、使从喷嘴通路(13a)喷射的喷射制冷剂与从吸引用通路(13b)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的混合通路(13d)、以及将从混合通路(13d)流出的制冷剂的运动能量转换成压力能量的扩散通路(13c)。此外,作为通路形成部件(35)采用如下结构在与其轴向平行的截面中形成喷嘴通路(13a)的出口侧的部位的扩张角度比形成喷嘴通路(13a)的入口侧的部位的扩张角度小。由此,抑制在通路形成部件的外周侧形成制冷剂通路的喷射器的喷射器效率的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器 | ||
【主权项】:
一种喷射器,用于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0),该喷射器的特征在于,具备:主体(30),该主体(30)具有:导入制冷剂的制冷剂流入口(31a)、从所述制冷剂流入口流入的制冷剂所回旋的回旋空间(30a)、对从所述回旋空间(30a)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减压用空间(30b)、与所述减压用空间(30b)的制冷剂流下游侧连通并从外部吸引制冷剂的吸引用通路(13b)、及从所述减压用空间(30b)喷射的喷射制冷剂和从所述吸引用通路(13b)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所流入的升压用空间(30e);以及通路形成部件(35),该通路形成部件(35)至少配置在所述减压用空间(30b)的内部和所述升压用空间(30e)的内部,具有截面积随着远离所述减压用空间(30b)而扩大的圆锥形状,所述减压用空间(30b)在所述主体(30)的内周面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具有喷嘴通路(13a),该喷嘴通路(13a)起到使从所述回旋空间(30a)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并喷射的喷嘴的作用,所述升压用空间(30e)在所述主体(30)的内周面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具有扩散通路(13c),该扩散通路(13c)起到将所述喷射制冷剂与所述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的运动能量转换成压力能量的扩散器的作用,在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与轴向平行的截面中,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中的区划出所述喷嘴通路(13a)的所述外周面具有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的距中心轴(K)的距离(L)的增加率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逐渐减小的曲面,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在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与所述轴向平行的所述截面中,具有在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向所述轴向移位时在所述喷嘴通路(13a)内与主体(30)抵接的抵接部位(C2),在与所述轴向平行的所述截面中,将所述抵接部位(C2)处的切线(Ld2)与所述中心轴(K)之间的锐角的角度定义为θ2,所述通路形成部件(35)在与所述轴向平行的所述截面中具有区划出所述喷嘴通路(13a)的出口的喷嘴出口部位(C3),在与所述轴向平行的所述截面中,将所述喷嘴出口部位(C3)处的切线(Ld3)与所述中心轴(K)之间的锐角的角度定义为θ3,所述角度θ2与所述角度θ3满足θ2≥θ3的条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4321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