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和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44252.2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3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浩一;武内正隆;石井伸晃;山姆·斯奥;尼古拉斯·马克斯;斯特金·普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优美科 |
主分类号: | H01M4/587 | 分类号: | H01M4/587;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4/134;H01M10/0525;C01B32/05;C01B3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通过使用如下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可以得到大容量且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包含具有含硅颗粒、人造石墨颗粒和碳覆盖层的复合材料,前述含硅颗粒为在颗粒表面具有SiOx层(0<x≤2)的硅颗粒,含氧率为1质量%以上且18质量%以下,以具有200nm以下的一次粒径的颗粒作为主要成分,前述人造石墨颗粒具有鳞片状的形状。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用途 | ||
【主权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其包含具有含硅颗粒、人造石墨颗粒和碳覆盖层的复合材料,所述含硅颗粒为在颗粒表面具有SiOx层的硅颗粒,0<x≤2,所述含硅颗粒的含氧率为1质量%以上且18质量%以下,以具有200nm以下的一次粒径的颗粒作为主要成分,所述人造石墨颗粒具有鳞片状的形状,在由所述人造石墨颗粒制成的成形体截面的480μm×640μm的矩形的视野中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光学组织时,自面积小的组织起累积面积,将该累计面积达到全部光学组织面积的60%的面积时的光学组织的面积设为SOP,自长径比小的组织起计数组织的数量,将组织整体的数量的第60%的组织中的长径比设为AROP,将由激光衍射法测得的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设为D50时,具有如下关系:1.5≤AROP≤6且0.2×D50≤(SOP×AROP)1/2<2×D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优美科,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优美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4425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穿戴设备及供电系统
- 下一篇:包含效率增强剂的高容量硬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