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0991.2 | 申请日: | 2014-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6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奥村知巳;门口卓矢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L25/07 | 分类号: | H01L25/07;H01L23/29;H01L25/1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胡建新;朴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在开关元件的排列方向上的小型化并能够降低浪涌电压、且即使密封树脂体的绝缘性能下降也不易发生短路的半导体装置。在第1开关元件(20)与第2开关元件(30)的排列方向上,第2散热片(52)与第3散热片(54)通过接头部(58)被电连接。另外,第2电源端子(42)在排列方向上配置于第1电源端子(40)与输出端子(44)之间且第2散热片与第3散热片之间的区域。而且,在密封树脂体(66)内,与第1电源端子相同电位的第1电位部和与输出端子相同电位的第3电位部的最短距离、以及与第2电源端子相同电位的第2电位部与第3电位部的最短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比第1电位部与第2电位部的最短距离短。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具备在两面具有电极的第1开关元件(20)、以及在两面具有电极并与所述第1开关元件并列配置的第2开关元件(30),作为形成上下臂的开关元件,所述半导体装置被控制成,在所述第1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中的一方发生电极间的短路的情况下,禁止另一方导通,其中,还具备:作为与所述开关元件电连接的散热片的、与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下表面侧的电极电连接的第1散热片(50)、与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上表面侧的电极电连接的第2散热片(52)、与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下表面侧的电极电连接的第3散热片(54)、以及与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上表面侧的电极电连接的第4散热片(56);接头部(58),设置于所述第2散热片和所述第3散热片中的至少一方,将所述第2散热片与所述第3散热片电中继;密封树脂体(66),将所述第1、第2开关元件、所述第1~第4散热片以及所述接头部一体地密封;第1电源端子(40),从所述第1散热片沿着与所述第1开关元件及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排列方向和所述第1开关元件的厚度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向所述密封树脂体的外部露出;外部连接用的输出端子(44),从所述第3散热片沿着与所述第1电源端子相同的方向延伸设置,向所述密封树脂体的外部露出;以及第2电源端子(42),具有与所述第4散热片电连接且被所述密封树脂体密封的密封部(42a)、以及从所述密封部沿着与所述第1电源端子相同的方向延伸设置且向所述密封树脂体的外部露出的露出部(42b),与所述第1电源端子一起连接于电源,在所述排列方向上,在所述第1电源端子与所述输出端子之间且所述第2散热片与所述第3散热片之间的区域,配置有所述第2电源端子,在所述密封树脂体内,在将与所述第1电源端子相同电位的部分设为第1电位部、将与所述第2电源端子相同电位的部分设为第2电位部、将与所述输出端子相同电位的部分设为第3电位部时,所述第1电位部与所述第3电位部的最短距离、以及所述第2电位部与所述第3电位部的最短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比所述第1电位部与所述第2电位部的最短距离短,所述接头部从所述第2散热片和所述第3散热片中的至少一个散热片的主体部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朝向另一个散热片侧延伸设置,所述第4散热片(56)具备:主体部(56c),与所述第2开关元件(30)相反一侧的面从所述密封树脂体(66)露出;以及延伸设置部(56d),从所述主体部在所述排列方向上向所述第1开关元件(20)侧延伸设置,被所述密封树脂体密封,并且与所述第2电源端子的密封部电连接,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延伸设置部的连接部、以及所述接头部在所述排列方向及与所述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这两个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第2散热片与所述第3散热片之间的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电装;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5099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