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空气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56578.7 | 申请日: | 2014-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7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夫·罗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18 | 分类号: | F28F9/18;F28D7/16;F28F1/00;F28D21/00;F24F13/30;F28F9/00;F24F12/00;F28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张杰 |
地址: | 德国博***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空气‑空气热交换器(10),该热交换器具有布置在圆柱形壳体(12)内的两个对流空气流以及用于移动对流空气流的风扇(14),在圆柱形壳体内,第一空气流在热交换器(10)内在封闭的管中循环,而第二空气流被布置在管和圆柱形壳体(12)之间的空间中,风扇被布置在圆柱形壳体(12)的一个端部处,其中风扇(14)包括内环(18)和外环(20),外环围绕内环(18)同心地布置以沿相反方向移动,并且由外环(20)和内环(18)占据的空间由圆柱形壁(22)彼此分离,其特征在于,具有直的平行管(32)的束(30)以及套筒或者杯形隔离嵌件(50),束的端部元件(34)在最靠近风扇(14)的一侧被紧密地聚集在一起而被封闭在圆柱形壁(22)的环形端部(42)中,并且在相反侧被紧密地聚集在一起而被封闭在圆柱形管装配件(46)的端部(44)中,并且在端部元件(34)之间渐缩成中间部分(36),在中间部分之间存在位于束(30)内的空间(40),套筒或者杯形隔离嵌件(50)在中间部分(36)的附近为壳体(12)的内壁(24)提供内衬并且缩减壳体(12)的内径。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热交换器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通风系统的空气‑空气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布置在圆柱形壳体(12)内的两个对流空气流以及用于移动对流空气流的风扇(14),在所述圆柱形壳体内,第一空气流在热交换器(10)内在封闭的管中循环,而第二空气流被布置在所述管和圆柱形壳体(12)之间的空间中,所述风扇被布置在圆柱形壳体(12)的一个端部处,其中风扇(14)包括内环(18)和外环(20),外环围绕内环(18)同心地布置以沿相反方向移动,并且由外环(20)和内环(18)占据的空间由圆柱形壁(22)彼此分离,其特征在于,具有直的平行布置的管(32)的管束(30)以及隔离套筒(50),管束的端部元件(34)在最靠近风扇(14)的端部处被紧密地布置在一起并且被封闭在圆柱形壁(22)的环形端部(42)中,并且在相反侧被紧密地布置在一起并且被封闭在圆柱形管装配件(46)的端部(44)中,并且在端部元件(34)之间渐缩以形成中间部分(36),在中间部分之间存在位于管束(30)内的空间(40),隔离套筒(50)在中间部分(36)的附近为壳体(12)的内壁(24)提供内衬并且缩减壳体(12)的内径,隔离套筒(50)具有带倾斜截面的端部表面(52,54),经由所述倾斜截面,隔离套筒(50)的内径转变成壳体(12)的相邻内壁部分的较大内径,被引导穿过外环的第二空气流通过壳体内径的缩减向内吸入,从而其必需围绕管循环并且在隔离套筒之后径向地重新离开管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斯有限公司,未经罗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5657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