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63518.8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森翔太郎;宝平欣二;小泽直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G01N27/409 | 分类号: | G01N27/409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气体传感器,端子配件(1)具备从气体传感器元件(3)的基端侧露出的绝热层形成用筒状部(15)、与固体电解质体(300)的垂直于长轴的平面部(34)抵接的元件侧抵接部(14)、与索环底面(40)抵接的基端侧抵接部(16)、与基准电极层(320)导通的导通部(12)、以及将信号线芯线(20)压接固定的压接部(10),并设有将索环(4)与气体传感器元件(3)之间隔离且与通气孔(52)连通的绝热空间部(SPTI)。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传感器元件 气体传感器 抵接 基端 索环 固体电解质体 基准电极层 侧抵接部 端子配件 绝热空间 信号线芯 压接固定 导通部 抵接部 绝热层 平面部 通气孔 筒状部 压接部 元件侧 长轴 导通 底面 连通 垂直 隔离 | ||
【主权项】:
1.一种气体传感器(8、8a~8i),检测被测定气体中的特定成分,具备:气体传感器元件(3),检测被测定气体中的特定成分,至少具备由有底筒状的固体电解质体(300)、测定电极层(310)及基准电极层(320)构成的检测部(30),上述固体电解质体(300)对特定离子具有传导性,上述测定电极层(310)形成在该固体电解质体的外周表面(301),并与被测定气体(91)接触,上述基准电极层(320)形成在上述固体电解质体的内周表面(321、321c、321e),并与作为基准气体而导入的大气接触;信号线(2),连接该气体传感器元件与外部;端子配件(1、1b~1h),连接上述气体传感器元件与上述信号线;罩体(7),收容上述气体传感器元件,将上述检测部配设并固定在被测定气体(91)中;筒状的壳体(5),将上述气体传感器元件的基端侧和上述端子配件一起覆盖,具备向内侧导入大气的通气孔(52);索环(4),气密地密封该壳体的基端侧,保持与上述端子配件连接的上述信号线;以及防水过滤器(61),与上述通气孔对置地设置,由允许气体透过而阻止液体透过的多孔质纤维构造体构成,上述气体传感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端子配件具备:绝热层形成用筒状部(15、15b~15e),形成为筒状,以规定的长度从上述气体传感器元件的基端侧露出;元件侧抵接部(14、14c、14e)或元件侧倾斜抵接部(14d),上述元件侧抵接部(14、14c、14e)在该绝热层形成用筒状部的前端侧抵接于上述固体电解质体的垂直于长轴的平面部(34、34e),上述元件侧倾斜抵接部(14d)抵接于包含垂直成分的倾斜面(34d);基端侧抵接部(16、16c、16e),在上述绝热层形成用筒状部的基端侧抵接于上述索环的底面(40);导通部(12、12b~12e、12h),与上述基准电极层弹性地抵接,实现导通;以及压接部(10、10g、10h),将上述信号线的芯线(20)压接固定,设有将上述索环(4)与上述气体传感器元件(3)之间隔离且与上述通气孔(52)连通的绝热空间部(SPTI)。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8006351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动态汽化减少改进的低温容器、超导磁体和MR检查系统
- 下一篇:减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