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三次B样条尺度函数的机械结构动载荷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04924.3 | 申请日: | 2015-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2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峰;乔百杰;罗新杰;张兴武;薛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次B样条尺度函数的机械结构动载荷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锤击法测量动载荷施加的机械结构位置点与机械结构响应测点间的频响函数,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单位脉冲响应函数,进而解卷积获得传递矩阵;2)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由结构动载荷产生的响应点的加速度信号;3)构造不同层数下三次B样条尺度函数的尺度函数矩阵、对偶矩阵以及系数矩阵,选择条件数最小的系数矩阵;4)利用加速度响应和系数矩阵,计算正则化层数下的三次B样条尺度函数的权系数;5)权系数乘以尺度函数矩阵获得正则化的待识别机械结构动载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三次 尺度 函数 机械 结构 载荷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三次B样条尺度函数的机械结构动载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三次B样条尺度函数
作为基函数,基于尺度函数的多分辨率特征逼近待识别机械结构的动载荷,其中,阶数m=4,j表示分解层数,k表示时移因子,t表示时间变量,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测量频响函数和计算传递矩阵,采用锤击法测量动载荷施加的机械结构位置点与机械结构加速度响应测点间的频响函数H(ω),通过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单位脉冲响应函数h(t),进而解卷积获得传动函数矩阵H,其中,ω表示圆频率变量;2)施加动载荷和测量加速度响应,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由机械结构动载荷产生的加速度响应信号y;3)构造不同分解层数j下的三次B样条尺度函数
的尺度函数矩阵Φ、对偶函数矩阵
以及系数矩阵
选择条件数最小的系数矩阵,即正则化的系数矩阵A;4)利用加速度响应y和正则化的系数矩阵A,计算正则化尺度下的三次B样条尺度函数的权系数![]()
5)将权系数c与尺度函数矩阵Φ进行乘积运算以获得最优的待识别机械结构动载荷f=Φc。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0492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 计算;推算;计数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