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湘西北山区生态种养方法及模式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08497.6 申请日: 2015-01-08
公开(公告)号: CN105284718B 公开(公告)日: 2017-09-19
发明(设计)人: 侯海军;盛良学;肖润林;刘峰;张文钊;刘毅;秦红灵;盛荣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7/02 分类号: A01K67/02;A01G1/00;A23K50/30;A23K10/30;A23K10/37;A23K20/22;A23K20/142;A23K20/10;A23K20/189;A23K10/18;A23K20/174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10125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生态种养方法及模式,其步骤A、生态种养方法各模块布局;B、猪养殖饲料的选择猪饲料由养殖场配置;C、猪粪便的固液分离、发酵猪粪便在发酵之前先固液分离,分离后固体粪便加入绿狐尾藻发酵。D、沼液净化及降氮利用稻草+绿狐尾藻系统去除沼液中的有害物质以及降低沼液氮浓度。E、无公害茶叶和水稻生产茶叶和水稻的肥源以有基肥为主,茶叶和水稻虫害防治以物理防治为主;F、尾水的净化采用绿狐尾藻湿地作为尾水净化系统,确保尾水达标排放。该模式由养猪场、茶园、化粪池、稻草净化池、绿狐尾藻生态湿地、水田组成。方法简便,操作方便,成本低,能够完全控制养殖污染,同时提高养殖户经济收入。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湘西 山区 生态 方法 模式
【主权项】:
一种山区生态种养方法,其步骤是:A、生态种养方法各模块布局:茶园(B)布局在养猪场(A)四周,化粪池(C)、稻草净化池(D)布置在养猪场(A)下方,第一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E1)布置在稻草净化池(D)下方,第二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E2)布置在第一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E1)下方,水田(F)布置在第二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E2)下方,第三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E3)布置在水田(F)的末端,建立养猪场、茶园、化粪池、稻草净化池、第一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第二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第三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水田,茶树采用等高线种植,养猪场(A)为喂养生猪场所,茶园(B)为产无公害茶叶场所,化粪池(C)为液体发酵场所,稻草净化池(D)为净化沼液场所,绿狐尾藻生态湿地(E1)和(E2)为吸收沼液N营养元素的场所,绿狐尾藻生态湿地(E3)为吸收尾水N营养元素的场所,水田(F)为生产无公害水稻场所;B、猪养殖饲料的选择:为了减少饲料成本并且控制猪饲料中重金属含量,采用自制混合饲料,配方如下,玉米:60%、大豆粕:30%、花生粕:6.46%、食盐:0.30%、硫酸钠:0.20%、盐酸赖氨酸:0.35%、硫酸赖氨酸:0.80%、粉状50%氯化胆碱:0.80%、矿物微量元素预混料1%、维生素预混料0.0025%、植酸酶饲料添加剂:0.0025%、地衣芽孢杆菌粉状制剂:0.0025%、烟酸/吡啶酸铬饲料级/食品级/医药级添加剂:0.0015%,将玉米、大豆粕、花生粕、食盐、硫酸钠、盐酸赖氨酸、硫酸赖氨酸、粉状50%氯化胆碱、矿物微量元素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植酸酶饲料添加剂、地衣芽孢杆菌粉状制剂、烟酸/吡啶酸铬饲料级/食品级/医药级添加剂混合均匀后造粒,获得一种混合饲料,储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内,狐尾藻不与上述混合饲料混合,每次喂养生猪时加入1‑2%的鲜绿狐尾藻,将鲜绿狐尾藻切成小段;C、猪粪便干湿分离及发酵、净化:猪粪便利用干湿分离机分离后,液体在化粪池(C)进行发酵处理,处理一周,固体物质含水量大约在50%,固体采用堆肥的形式发酵一周,消灭虫卵和有害微生物,液体物质发酵方法如下:猪尿液和冲洗猪圈的废水流入化粪池后,发酵10天,固体物质发酵,发酵方法如下:将采自于绿狐尾藻生态湿地的绿狐尾藻打成3‑5厘米的小段,按绿狐尾藻:猪粪=1:5的比例混合,按菌剂:猪粪=1:4000,置堆发酵10天,消灭虫卵和有害微生物,液体发酵物质经过化粪池(C)处理后,进入稻草净化池(D),稻草净化池(D)容积20m3,池深度1米,池中放入850公斤稻草,经过稻草净化池(D)后,污水中的COD和全氮浓度分别由3,500~15,000和500~1,700 mg/L下降到3,400和700 mg/L以下,处于绿狐尾藻的生长范围,沼液在稻草净化池(D)中通过微生物的分解,大部分抗生素被降解,同时部分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粘稠物质被分解为易于被植物吸收的小分子物质;D、生态湿地N去除:从稻草净化池(D)流出的沼液,氮含量偏高,不利于水稻的吸收,经第一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E1)和第二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E2)循环1周,第一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E1)和第二级绿狐尾藻生态湿地(E2)面积各为100 m2,绿狐尾藻在养殖污水中氨氮去除速度为3,500 mg N/m2/d,绿狐尾藻在7天内对养殖污水中氨氮的去除率达到75%,到10天接近95%,从两级生态湿地流出来的水N含量降低,进入水田;E、无公害茶叶的栽培:茶园(B)主要使用猪粪固体发酵产物、沼液及绿狐尾藻,用量分别为每亩3000公斤、500公斤和2000公斤,在此基础上,每亩施尿素11公斤,过磷酸钙6公斤,氯化钾7公斤,分基肥和追肥施入,具体如下:基肥:猪粪固体发酵产物3000公斤,过磷酸钙6公斤,尿素4.4公斤,氯化钾2.8公斤,追肥:猪粪沼液500公斤,尿素6.6公斤,氯化钾4.2公斤,基肥在9~11月间结合深耕时施入,追肥在茶树开始萌动和新梢生长期间施入,春、夏、秋三季沼液和氮钾肥追施比例分别占总施肥量的25%、20%和15%,每年分春、秋两季每亩茶园施入1000公斤鲜绿狐尾藻,用作绿肥,茶叶虫害防治以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利用诱虫灯和黄板,每2亩水田设置一盏太阳能诱虫灯,用于诱杀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卷叶蛾,同时每亩茶园悬挂20块黄板,尺寸长60、宽40厘米,用于粘着飞蛾类虫害;F、无公害水稻的栽培:水稻的肥源采用液体发酵产物,经过稻草+绿狐尾藻处理后的净化液,金霉素、连霉素、磺胺塞唑、青霉素抗生素含量降低,在水田翻耕前,每亩水田施用2000公斤净化沼液,同时施用50公斤磷肥和3公斤钾肥,水稻返青后,再在每亩水田中施入200公斤的净化液,水稻抽穗时视水稻生长每亩水田施入100‑500公斤的净化液,物理防治利用诱虫灯和黄板,每5亩水田设置一盏太阳能诱虫灯,用于诱杀稻飞虱、叶蝉,同时每亩水田悬挂20块黄板,尺寸长60、宽40厘米,用于粘着飞蛾类虫害;G、尾水的处理:山区降雨量大,并且分布不均匀,施入到茶园和水田的猪粪或沼液没有被水稻利用随雨水流失,导致沟港水体受到污染,在成片水田的下部设立狐尾藻人工湿地,人工湿地深1.5米,每20亩水田配3亩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一方面吸收多余的氮磷,另一方面以蓄积雨季多余的水分,以便旱季用于水稻灌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0849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