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的荧光生物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08616.8 | 申请日: | 2015-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31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艳;陈敬华;张静;赵燕苹;林佳;兰建明;吴芳;韩志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的荧光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包括碳化氮纳米材料、银离子、DNA探针,所述的DNA探针基因为5'‑CCCCCCTGTGGGGGTGGACGGGCCGGGTAGACCCCCC‑3';银离子、DNA探针形成发夹结构,在靶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诱导下,DNA探针与靶分子结合形成G‑四链体结构,银离子释放出来,猝灭碳化氮纳米材料的荧光信号。该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限为3.5 pmol/L,将本发明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临床应用时,提供了一种更加准确、灵敏、经济、简便、无创的检测新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乳腺癌 血管 内皮 生长因子 检测 荧光 生物 传感器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的荧光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化氮纳米材料、银离子、DNA探针,所述的DNA探针的序列为:5'‑CCCCCCTGTGGGGGTGGACGGGCCGGGTAGACCCCCC‑3';银离子、DNA探针混合反应形成发夹结构,加入到碳化氮纳米材料溶液中,形成混合体系,测其荧光;然后该体系在靶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诱导下,DNA探针与靶分子结合形成G‑四链体结构,发夹结构打开,银离子被释放出来,猝灭碳化氮纳米材料的荧光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未经福建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0861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