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夏花生减灾增效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16905.2 | 申请日: | 2015-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1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程亮;曲杰;高建强;吴亚平;谷传彦;庞建新;贾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菏泽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3/00;A01G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夏花生减灾增效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前茬造墒,抢时灭茬,机械化播种,具体包括小麦收获前15‑20天浇好灌浆水;收获小麦时秸秆粉碎细而均匀,旋耕灭茬;机械起垄、播种、喷除草剂、覆膜一次性完成;播种方式为单粒精播;2)小麦花生两作肥料一体化管理,具体包括重施前茬肥,培肥地力;速效与缓效氮配合施用;叶面补施微肥和有机调节剂;3)增密化控构建合理群体,具体包括单粒播种密度增加穴数20‑30%;施用抗旱微控剂;4)多技术配合使用协同防治病虫害。本发明的夏花生减灾增效栽培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能提高夏花生的出苗率,降低蚜虫初始虫口数,降低叶斑病病叶率和茎基腐病株率,提高夏花生荚果产量和花生亩产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夏花 减灾 增效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夏花生减灾增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前茬造墒,抢时灭茬,机械化播种,具体包括:小麦收获前15‑20天浇好灌浆水;浅耕深度一般4‑7cm,采用兼有旋耕碎土和浅耕灭茬双功能的变速灭茬旋耕机进行旋耕灭茬;采用起垄、播种、覆膜多功能花生播种机进行起垄、播种和覆膜,垄高10‑12cm,90cm宽的大垄,播种两行花生,覆膜前每亩用150mL乙草胺除草剂对水60kg后进行喷施,用0.006mm黑色地膜覆盖;2)小麦花生两作肥料一体化管理,具体包括:重施前茬肥,培肥地力,小麦播种前深翻土地,一般亩施圈肥3000‑4000kg或腐熟鸡粪800‑1000kg;速效与缓效氮配合施用,施N硫包膜控释肥30kg/亩,尿素15kg/亩,磷酸二铵33kg/亩;叶面补施微肥和有机调节剂,所述微肥和有机调节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膨果素30%;三十烷醇20%;几丁质20%;磷酸二氢钾30%;所述微肥与有机调节剂按照10g/亩的标准稀释100‑200倍后施用,花生开花下针期进行喷施,每隔7‑10天次,共喷施三次;3)增密化控构建合理群体,具体包括:单粒播种密度增加穴数20‑30%,单粒播种要求穴距10.0‑12.0cm,行距42.0‑44.0cm,大花生密度为13000‑14000穴/亩,小花生密度为14000‑15000穴/亩;施用抗旱微控剂,所述抗旱微控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份:三唑酮40%;黄腐酸30%;烯效唑30%;所述抗旱微控剂按照30g/亩的标准稀释100‑200倍后施用,植株高度30‑40cm时,每隔7‑10天次,共喷施两次;4)多技术配合使用协同防治病虫害,具体包括:合理轮作的农业防治,采用轮作方式: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化学防治地下害虫,每亩沟施辛硫磷2kg,沟底深12‑15cm;药剂拌种,播种前用50%多菌灵和50%吡虫啉药剂拌种,晾干种皮后再播种;叶面喷施防治虫害药剂,混合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20‑30ml/亩和20%氯虫苯甲酰胺2000倍液15‑20ml/亩,当叶面出现虫咬孔或可见幼虫时,每隔7‑10天喷施一次,共喷施两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菏泽市农业科学院,未经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1690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爆型镍合金平皮带轮电动机
- 下一篇:一种连续压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