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几何规划的滑翔飞行器末端能量管理轨迹规划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18082.7 申请日: 2015-01-14
公开(公告)号: CN104714553B 公开(公告)日: 2017-03-29
发明(设计)人: 周军;卢青;王欢;呼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5D1/10 分类号: G05D1/10
代理公司: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代理人: 王鲜凯
地址: 710072 ***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几何规划的滑翔飞行器末端能量管理轨迹规划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滑翔飞行器末端能量管理轨迹规划方法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根据飞行器进入TAEM段的状态,利用几何规划方法快速规划出合理可行的TAEM平面轨迹。在TAEM平面轨迹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推演从而给出完整的轨迹规划策略。由于采用几何规划过程中采用螺旋线的方式进入自动着陆段的入口,有效避免了过载突变情况的出现,从而对飞行器机动性的要求降低。同时,轨迹规划时考虑了飞行器在TAEM段初始时刻的状态,针对飞行器进场状态分类规划出相应的飞行轨迹,能够快速规划出合理轨迹,适应不同进场方向的要求,且经过仿真验证规划速度较快。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几何 规划 滑翔 飞行器 末端 能量 管理 轨迹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基于几何规划的滑翔飞行器末端能量管理轨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机场坐标系,原点为机场坐标位置,x轴沿机场方向45°指向东北方向为正,y轴垂直于当地水平面向上,z轴与x轴y轴构成右手坐标系;步骤二、对于各点的坐标值以及相应的航程计算推导如下:A点是末端能量管理的起始点,坐标记为(x1,z1),末端能量管理段的初始速度记为vA,则得到圆弧段AB的近似转弯半径:R=vA2/(gcos(θA)tan(γA))---(1)]]>式中g=9.8204m/s2,为标准重力加速度,θA为A点的当地弹道倾角,ψA为A点的当地航迹偏角,γA为A点的倾侧角,Δψ为捕获转角;利用下式求解O1和B点的坐标。xO1=x1-Rsin(ψA)·sign(Δψ)zO1=z1+Rcos(ψA)·sign(Δψ)]]>x2=xO1+Rsin(ψA+Δψ)·sign(Δψ)z2=zO1-Rcos(ψA+Δψ)·sign(Δψ)]]>(x1,z1)为A点的坐标,(x2,z2)为B点坐标,为O1点的坐标,式中Δψ∈(‑2π,2π)的捕获转角Δψ为待寻优变量,从而推出B点的坐标:根据螺旋线的相关计算方法计算出其余各个关键点C、D、E的坐标;末端能量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地面跟踪航程的准确预测,待飞航程表示为:Sto=SAC+SHAC+SPF                      (2)式中SAC、SHAC、SPF分别是捕获段和直线段、HAC转弯段和预着陆段的预测航程;分别计算各段航程,从而得出总航程;步骤三、水平轨迹规划和航程预测的基础上,需要进行高度策略的规划;入场方式一高度的规划分为两段:A点到C点和C点到E点;两段高度分别用与航程有关的二次多项式来进行规划;两个二次多项式设计如下:CE段:hCE=a11+a12sAC+a13sAC2                   (3)AC段:hAC=a01+a02sCE+a03sCE2                   (4)式中a11、a12、a13、a01、a02、a03均是待定系数;sAC为A点和C点间的航程,sCE为C点和E点间的航程;步骤四、要获得完整的参考轨迹,对轨迹上各个点的能量加以推演,确定轨迹末端的能量状态,判定最优轨迹;捕获段和直线段的能量推演:飞行器单位重量的能量值表示如下:E=V22g+h---(5)]]>式中,V为飞行器当前的速度值,h为飞行器的高度值,g为标准重力加速度;从入口点到螺旋线初始点的能量推演采用简化的欧拉积分得到EK+1=EK+dEds|kΔs---(6)]]> .其中Δs=sAC/N,N是迭代步数;为第k步能量随航程的变化关系;EK为当前能量值,EK+1为下一时刻能量值;当前速度V由式(5)中的E决定;HAC转弯段和预着陆段的能量推演:HAC转弯段和预着陆段的能量规划采用的独立变量由原来的地面跟踪航程变为能量:sk+1=sk+dsdE|kΔE---(7)]]>其中ΔE=(EALI‑EHAC)/N,EALI为预着陆段结束点所具有的能量,EHAC为HAC转弯段开始点所具有的能量,N为迭代步数;为航程随能量的变化,sk为当前迭代航程,sk+1为下一步的航程;初始能量由上一段结束点来计算,末端能量根据约束已知;预定着陆段设倾侧角为零,HAC转弯段的角度通过下式计算:ΔψHACk+1=ΔψHACk-(ds/dE)ΔERHACk---(8)]]>其中,分别为HAC转弯段第k+1步的转弯角、HAC转弯段第k步的转弯角,为HAC转弯段第k步的转弯半径。在航程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寻找使高度偏差最小的轨迹,记为最优轨迹:|hALI‑hkend|<δk                           (9)hkend是第k次最后推演的高度值,hALI为能量推演终点要求高度;δk为第k次迭代得到的高度偏差;若第k+1次推演得到的δk+1满足:δk+1<δk                               (10)则用k+1次迭代的得到的参数对原有的参数进行更新最终确定出最优的λ、Rf、Δψ;λ为HAC段描述螺旋线的参数、Rf为HAC转弯段终点的转弯半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1808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