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误差迭代补偿的高精度相位解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0326.5 | 申请日: | 2015-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0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玲;韦顺军;郭立文;范小天;吴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G01S7/02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曾磊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误差迭代补偿的高精度相位解缠方法,它是基于传统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算法,首先得到解缠相位的误差主值,通过将每次解缠相位与干涉相位差值的主值作为下次迭代的“缠绕干涉相位”,进行基于FFT的最小二乘解缠,并进行一次相位滤波,补偿解缠误差。然后对其进行基于FFT的最小二乘求解;最后反复迭代处理,将剩余相位误差进行相位滤波后补偿解缠相位,本发明与传统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最小二乘相位解缠算法相比,在噪声较大、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减小解缠误差,显著提高解缠精度具有高解缠精度的效果,为后续的InSAR高程反演精度提供保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误差 补偿 高精度 相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误差迭代补偿的高精度相位解缠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采用误差迭代补偿的高精度相位解缠方法所需参数:初始化采用误差迭代补偿的高精度相位解缠方法所需参数,包括:InSAR缠绕相位的方位向点数,记为Na;InSAR缠绕相位的距离向点数,记为Nr,其中Na、Nr为正整数;InSAR待解缠的缠绕相位,记为ω(a,r),a=1,2,…,Na,r=1,2,…,Nr,其中a表示方位向第a个点,r表示距离向第r个点,a,r为正整数;误差迭代补偿次数Niter为自然数,迭代最大次数Nmax为正整数,相位加入的高斯噪声的标准差,记为σ;以上参数初始化后均为已知;步骤2、将缠绕相位加入高斯噪声:采用公式φ(a,r)=σ·randn(Na,Nr)+ω(a,r),计算得到加入高斯噪声的缠绕相位,记为φ(a,r);其中Na为步骤1初始化的InSAR缠绕相位的方位向点数,Nr为步骤1初始化的InSAR缠绕相位的距离向点数;ω(a,r)为步骤1初始化的InSAR待解缠的缠绕相位;σ为步骤1初始化的相位加入的高斯噪声的标准差,randn(Na,Nr)表示数学软件MATLAB库函数randn产生的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高斯噪声,并且为Na×Nr的随机矩阵;步骤3、对φ(a,r)进行传统的基于FFT的最小二乘相位解缠,得到初始解缠相位,记为其中φ(a,r)为步骤2得到的缠绕相位;步骤4、采用公式计算初始解缠相位与缠绕相位的差的主值,记为Δεw0(a,r);其中,为步骤3得到的初始解缠相位;W[·]表示缠绕操作;步骤5、对Δεw0(a,r)进行传统的基于FFT的最小二乘相位解缠,得到结果记为Δεu0(a,r);其中Δεw0(a,r)为步骤4得到的初始解缠相位与缠绕相位的差的主值;步骤6、相位误差补偿:采用公式对解缠相位进行误差补偿,结果记为其中Δεu0(a,r)为步骤5得到的结果;为步骤3得到的初始解缠相位;步骤7、迭代判定:当Niter=1时,对采用与步骤4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记为Δεw1(a,r);对Δεw1(a,r)采用与步骤5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记为Δεu1(a,r);对Δεu1(a,r)采用与步骤6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记为当Niter=k时,k=2,3,4…Nmax‑1,对采用与步骤4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记为Δεwk(a,r);对Δεwk(a,r)采用与步骤5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记为Δεuk(a,r);对Δεuk(a,r)采用与步骤6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记为当Niter=Nmax时,对采用与步骤4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记为ΔεwNmax(a,r);对ΔεwNmax(a,r)采用与步骤5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记为ΔεuNmax(a,r);对ΔεuNmax(a,r)采用与步骤6同样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记为此时迭代结束;步骤8、相位滤波:采用公式计算误差迭代补偿后的解缠相位与缠绕相位之差的主值,对结果Δεe(a,r)进行Goldstein相位滤波,滤波结果记为Δεfe(a,r);其中为步骤7迭代结束后得到的结果;步骤9、对Δεfe(a,r)采用与步骤3到步骤7相同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记为采用公式补偿误差,结果记为其中,Δεfe(a,r)为步骤8得到的滤波后的结果;步骤10、采用公式得到最终的解缠结果,记为其中,为步骤9得到的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2032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