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耦合线结构的新型多路宽带差分移相器及其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022801.2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少勇;蒲星宇;李元新;龙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耦合线结构的新型多路宽带差分移相器及其设计方法,其结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三层结构,其中,第一层为设有参考线和延迟线的基本单元,第二层为基板,第三层为金属地层;所述参考线和延迟线的长度为中心频率对应波长的四分之一,以便在参考线和延迟线提供相同的相位延迟。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一种仅使用一个参考线实现多个差分相位的移相器,避免了传统无源差分移相器在多路应用中结构复杂,尺寸大的缺点,适合于相位天线阵,波束成形等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耦合 结构 新型 路宽 带差分 移相器 及其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耦合线结构的新型多路宽带差分移相器,其特征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三层结构,其中,第一层为设有参考线(200)和延迟线(300)的基本单元(101),第二层为基板(102),第三层为金属地层(103); 所述参考线(200)和延迟线(300)的长度为中心频率对应波长的四分之一,其中,参考线(200)和延迟线(300)均为由两条微带线(A1、A2)构成的级联耦合线,参考线(200)和延迟线(300)的每条微带线(A1、A2)均采用四段不等宽的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未经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2280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