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土丘陵沟壑区采煤塌陷地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3896.X | 申请日: | 2015-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秋计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18 | 分类号: | E02D17/18;A01G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景丽娜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土丘陵沟壑区采煤塌陷地治理方法,过程如下:一、裂缝开口宽度测量;二、裂缝治理方案确定:裂缝治理方案为就地掩埋法或裂缝充填与微地形改造相结合的治理方法;三、裂缝治理:就地掩埋法是用土体对需治理裂缝进行掩埋;采用裂缝充填与微地形改造相结合的治理方法治理时,过程如下:301、裂缝倾斜角度测量;302、裂缝倾斜角度值判断;303、横坡向裂缝治理;304、顺坡向裂缝治理;四、多次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直至完成所治理采煤塌陷地的黄土边坡上所有塌陷裂缝的治理过程。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设计合理且实现方便、治理效果好,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采煤塌陷地进行有效治理,并且施工简便,施工周期较短。 | ||
搜索关键词: | 黄土 丘陵 沟壑 采煤 塌陷 治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黄土丘陵沟壑区采煤塌陷地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治理采煤塌陷地的黄土边坡(2)上所存在的各塌陷裂缝(1)分别进行治理,所述黄土边坡(2)上各塌陷裂缝(1)的治理方法均相同;对任一个塌陷裂缝(1)进行治理时,过程如下:步骤一、裂缝开口宽度测量:对当前所治理塌陷裂缝(1)的裂缝开口宽度D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当前所治理塌陷裂缝(1)为需治理裂缝;步骤二、裂缝治理方案确定:根据步骤一中测量得出的所述需治理裂缝的裂缝开口宽度D,对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方案进行确定:当测量得出裂缝开口宽度D≤10cm时,所采用的裂缝治理方案为就地掩埋法;当测量得出裂缝开口宽度D>10cm时,裂缝治理方案为裂缝充填与微地形改造相结合的治理方法;步骤三、裂缝治理:按照步骤二中所确定的裂缝治理方案,对所述需治理裂缝进行治理;其中,采用就地掩埋法对所述需治理裂缝进行治理时,采用土体对所述需治理裂缝进行掩埋,掩埋后完成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过程;采用裂缝充填与微地形改造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对所述需治理裂缝进行治理时,过程如下:步骤301、裂缝倾斜角度测量:对所述需治理裂缝的倾斜角度α进行测量;其中,倾斜角度α为所述需治理裂缝的裂缝走向与其所处黄土边坡(2)的坡向之间的夹角,且0°≤α≤90°;步骤302、裂缝倾斜角度值判断:对步骤301中测量得出的倾斜角度α进行判断:当45°<α≤90°时,所述需治理裂缝为横坡向裂缝,进入步骤303;当0°≤α≤45°时,所述需治理裂缝为顺坡向裂缝,进入步骤304;步骤303、横坡向裂缝治理,过程如下:步骤3031、剥挖区确定:对所述需治理裂缝两侧的地表高度进行比较,并将地表高度高的一侧的上部区域作为剥挖区(3);步骤3032、表土剥离:将剥挖区(3)上部的表层土剥离,并将剥离的表层土集中堆存;步骤3033、生土剥离及回填:步骤3032中表层土剥离后,将剥挖区(3)的生土剥离,并将所剥离的生土回填至所述需治理裂缝内,并形成生土回填层;步骤3034、表土层充填:将步骤3032中堆存的表层土回填至所述需治理裂缝内,并形成表土回填层,此时完成所述需治理裂缝的充填过程;本步骤中,所述表土回填层覆盖在所述生土回填层上方,且所述需治理裂缝内所述表土回填层和所述生土回填层回填的区域为回填区(4);所述回填区(4)、剥挖区(3)以及回填区(4)与剥挖区(3)之间的区域组成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步骤3035、微地形改造:步骤3034中完成所述需治理裂缝的充填过程后,将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修整为水平阶,完成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过程;步骤304、顺坡向裂缝治理,过程如下:步骤3041、裂缝充填:按照步骤3031至步骤3034中所述的方法,对所述需治理裂缝进行充填;步骤3042、微地形改造:步骤3041中完成所述需治理裂缝的充填过程后,在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区上修建多个鱼鳞坑(5),完成所述需治理裂缝的治理过程;步骤四、多次重复步骤一至步骤三,直至完成所治理采煤塌陷地的黄土边坡(2)上所有塌陷裂缝(1)的治理过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2389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