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2711.1 | 申请日: | 2015-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01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胡盛明;李全相;周建华;吴志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创益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75 | 分类号: | H01L31/075;H01L31/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毅颖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33 | 代理人: | 张艺影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PIN非晶硅膜层和背电极膜层脱落,漏电漏大等问题。本发明的技术特在于PIN光电转化层完全覆盖在前电极图形ITO透明导电膜层上。引出铜浆电极覆盖在背漆保护层开口处背漆面和碳浆电极面上,其铜浆电极的附着力达到0.6公斤以上。实施本发明产生的积极效果,漏电流显著减小,优质良品率显著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晶硅 薄膜 太阳能电池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基片、前电极图形、 PIN光电转化层、背电极,其特征在于PIN光电转化层的前电极至少包括ITO、ZnO、石墨烯透明导电膜中的一种;PIN光电转化层完全覆盖在前电极图形透明导电膜层上,前电极图形包括PIN非晶硅P层的前电极,单元电池的前电极,其相邻节之间有防漏电的隔离线,其线宽范围为0.3mm~0.6mm;PIN非晶硅N层的背电极是金属背电极或碳浆电极中的一种;所说的碳浆电极是有背漆保护层的N层背电极;所说的背漆保护层预留开口处,引出电极铜浆电极覆盖在背漆保护层开口处背漆面和碳浆电极面上,且铜浆电极面积为一定值,加大铜浆电极与背漆保护层开口处周边接触面,相对减小铜浆电极与碳浆电极的接触面,以增加铜浆电极附着力,其铜浆电极的附着力达到0.6公斤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创益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创益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3271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电感应器件的封装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高效率聚光光伏电池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