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挤压成型封闭端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管的制备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2799.7 | 申请日: | 2015-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7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浦;杨新领;任付生;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东新密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7015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成型封闭端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管的制备法,包括以下步骤: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基础料:65‑90%的粒度级配碳化硅微粉以及10‑35%的碳/石墨颗粒;将粒度级配碳化硅微粉、碳/石墨颗粒、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性树脂、高聚合物多糖、润滑剂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于室温下密封陈腐1‑5天,所得泥料经真空练泥陈腐后挤出成型,得管材素坯;将管材素坯阴干定型后先微波烘干再高温渗硅烧结,得碳化硅陶瓷管。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而得的碳化硅陶瓷管密度高、结构均匀。 | ||
搜索关键词: | 挤压 成型 封闭 反应 烧结 碳化硅 陶瓷 制备 | ||
【主权项】:
挤压成型封闭端反应烧结碳化硅陶瓷管的制备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由以下重量含量的成分组成基础料:65‑90%的粒度级配碳化硅微粉以及10‑35%的碳/石墨颗粒;所述粒度级配碳化硅微粉由重量含量为50‑70%的碳化硅微粉Ⅰ和重量含量为30‑50%的碳化硅微粉Ⅱ组成,所述碳化硅微粉Ⅰ的粒径为9‑11μm,所述碳化硅微粉Ⅱ的粒径为2‑4μm;所述碳/石墨颗粒由重量含量为50‑80%的石油焦和重量含量为20‑50%的胶体石墨粉组成;2)、球磨混合:将粒度级配碳化硅微粉、碳/石墨颗粒、四甲基氢氧化铵、水溶性树脂加入球磨机进行搅拌球磨直至搅拌均匀;四甲基氢氧化铵占基础料总重的0.2‑1.5%,水溶性树脂占基础料总重的15‑20%;然后加入高聚合物多糖或糊精高速搅拌直至搅拌均匀,高聚合物多糖或糊精占基础料总重的1‑10%;接着加入润滑剂和去离子水高速搅拌均匀后,于室温下密封陈腐1‑5天;润滑剂占基础料总重的3‑10%,去离子水占基础料总重的8‑30%;所述高聚合物多糖为改性淀粉或魔芋葡甘聚糖;3)、真空练泥陈腐:将上述步骤2)所得的陈腐好的泥料,先在真空练泥机中练泥3‑6遍,然后密封后于室温下陈腐3‑5天;4)、挤出成型:步骤3)所得泥料挤出成型达到要求的长度后进行切割,得管材素坯;5)、阴干定型素坯:将管材素坯转移到阴干定型工具上;所述阴干定型工具为平行排列的若干根柱体,所述柱体的数量为至少2根,毎根柱体的水平直线度公差≤0.2mm/m,每相邻的2根柱体上平行的搁置一个管材素坯;每隔0.5‑3min相邻的2根柱体向相反方向自动旋转一周,管材素坯在室内阴干1‑3天;6)、微波烘干:将阴干好的管材素坯放入微波烘箱中进行烘干,先于50‑60℃保温1‑2h,然后升温至90‑100℃保温1‑2h;7)、高温渗硅烧结:将烘干后管材素坯在石墨板上水平的整齐摆放,然后按照烘干后管材素坯与金属硅为1:1.5~2.5的重量比,在烘干后管材素坯的管腔中均匀装入颗粒状金属硅粉,于1450‑1600℃进行烧结,烧结时间为1~6小时,得碳化硅陶瓷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东新密封有限公司,未经台州东新密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3279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盆龙头(81097)
- 下一篇:水龙头(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