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卸料卧式Na131I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7597.1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16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平;源魏洪;陈静;蹇源;陈琪萍;何佳恒;王关全;李梅;李兴亮;吴川;党宇峰;牟婉君;刘飞;余钱红;张锐;钟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21G1/00 | 分类号: | G21G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利中心51210 | 代理人: | 翟长明,韩志英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卸料卧式Na131I生产装置,所述的蒸馏器包括台架、蒸馏器、捕集器、尾气监测器、真空泵、升降台、控制器。所述的蒸馏器置于台架上并与台架固定连接,所述蒸馏器、捕集器、尾气监测器、真空泵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升降台置于蒸馏器的下方,控制器与蒸馏器、捕集器、真空泵、升降台分别电连接。本发明的装置能够从缓慢流动的熔融状态的TeO2中高效蒸出碘‑131并制成Na131I产品,具有自动收集蒸馏残渣和尾气在线监测功能。本发明能够大批量生产Na131I,较大节省操作空间和减少放射性固体废物量,结构紧凑,适用于有效操作空间较小的屏蔽工作箱内的Na131I干馏生产,操作的稳定性、便利性和安全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卸料 卧式 na131i 生产 装置 | ||
【主权项】:
自卸料卧式Na131I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产装置包括台架(1)、蒸馏器(2)、捕集器(3)、尾气监测器(44)、真空泵(4)、升降台(5)及控制器(6),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蒸馏器(2)置于台架(1)上并与台架(1)固定连接,所述蒸馏器(2)、捕集器(3)、尾气监测器(44)、真空泵(4)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升降台(5)置于蒸馏器(2)的下方,控制器(6)与蒸馏器(2)、捕集器(3)、真空泵(4)、升降台(5)分别电连接;所述的蒸馏器(2)为半圆柱体形,蒸馏器(2)包括加热炉(11)及设置于加热炉(11)内的石英炉胆(12);所述的加热炉(11) 的一侧面设置有热电偶(10),在同侧的石英炉胆(1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3),在另一侧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7),侧面设置有石英管(18);所述的石英管(18)与捕集器(3)连接;所述进料口(13)上设置有磨口塞(14),磨口塞(14)通过进气管(15)依次连接有阀门(7)、过滤器(8);所述出料口(17)的下端设置有废料瓶(9),废料瓶(9)置于升降台(5)上;所述的热电偶(10)、加热炉(11)分别与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的加热炉(11)与台架(1)的水平面之间设置有夹角;所述的石英炉胆(12)为半圆柱体形的石英玻璃管,在石英炉胆(12)腔内的底平面上设置的贮料皿(19)、回廊(16)及出料口(17)依次连接;贮料皿(19)与进料口(13)对应设置;所述的捕集器(3)包括吸附柱(20)、连接器(23)、产品瓶(26)、碱吸收瓶(28)、干燥柱(36)、碱吸收槽(38)及废液瓶(40),其中,所述的吸附柱(20)、干燥柱(36)均为圆柱体形,连接器(23)上设置有凹槽;其连接关系是,所述的吸附柱(20)、干燥柱(36)分别置于连接器(23)上面的对应凹槽内,碱吸收槽(38)置于连接器(23)的下方,连接器(23)与吸附柱(20)、干燥柱(36)、碱吸收槽(38)之间均通过卡扣连接,连接处均通过硅橡胶垫密封;在连接器(23)内设置有内连管(21)、排气管(22)、外连管(37),在吸附柱(20)内设置有加热棒(35);所述吸附柱(20)与干燥柱(36)通过内连管(21)连接,吸附柱(20)通过排气管(22)与尾气监测器(44)连接,干燥柱(36)与外连管(37)连接;所述的加热棒(35)与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的碱吸收槽(38)为长方体形,在碱吸收槽(38)的一侧设置有倒圆锥体形的碱吸收瓶(28),碱吸收瓶(28)部分置于碱吸收槽(38)体内,在碱吸收槽(38)的另一侧设置有加料瓶Ⅱ(39)、三通阀Ⅱ(34),三通阀Ⅱ(34)通过管道分别与碱吸收槽(38)、加料瓶Ⅱ(39)、废液瓶(40)连接;所述的碱吸收瓶(28)的顶部设置有碘蒸气进管(24),在碱吸收瓶(28)上还设置有加料瓶Ⅰ(25)、三通阀Ⅰ(27)、两通阀(29)及流量计(30),三通阀Ⅰ(27)通过管道与碱吸收瓶(28)、加料瓶Ⅰ(25)、产品瓶(26)分别连接,碱吸收瓶(28)、两通阀(29)、流量计(30)、碱吸收槽(38)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在碱吸收槽(38)的底部设置有通孔(33),真空泵(4)置于通孔(33)中,真空泵(4)通过四通阀(32)与排气管(22)、产品瓶(26)、废液瓶(40)分别连接;所述碘蒸气进管(24)与石英管(18)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3759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