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间的数据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8988.5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2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佳;盛廷义;唐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1/10 | 分类号: | G06F11/10;G06F13/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串行格式的数据,根据串行格式的数据生成纠错码,其中,串行格式的数据帧构成包括数据的起始位、逻辑通道、数据实体、数据的纠检错位和保护间隙;2)根据纠错码对串行格式的数据进行检错,即在保护间隙对数据进行正确性判断;3)当串行格式的数据传输正确,则继续进行下一帧的传输;如果串行格式的数据传输错误,则返回一个响应,以重复上一帧的传输。本发明一种芯片间的数据传输方法,不但大大的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减少了互联线的复杂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串行格式 数据传输 传输 芯片 纠错码 正确性判断 逻辑通道 数据生成 数据实体 复杂度 互联线 起始位 数据帧 检错 错位 返回 响应 重复 | ||
【主权项】:
1.一种芯片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所要传输的数据进行编码,得到串行格式的数据,根据串行格式的数据生成纠错码,其中,串行格式的数据帧构成包括数据的起始位、逻辑通道、数据实体位、数据的纠检错位和保护间隙;2)根据纠错码对串行格式的数据进行检错,即在保护间隙对数据进行正确性判断;3)当串行格式的数据传输正确,则继续进行下一帧的传输;如果串行格式的数据传输错误,则返回一个响应,以重复上一帧的传输;其中,数据传输支持DMA方式;串行格式的数据帧的起始位为一位逻辑“1”,表示数据帧的开始,在多通道数据并行传输的情况下,所有的信号都有相同的起始位“1”;数据的逻辑通道位由5位组成,表明数据所使用的传输通道最多支持32个通道传输;数据实体位为所要传输的信息,数据实体位的长度为32位;数据的纠检错位由7位构成,用一定的算法对7纠检错位和32位数据实体位进行运算,用于判断传输的数据是否正确;保护间隙的作用是,在每一帧数据传输完成后,在预设的空余间隙时间内判定数据是否传输正确,如果错误,则对数据进行重发至发送端;对数据进行检错的过程,是对检错码进行解码的过程,解码生产算法表示为:(S6,S5,…S1,S0)={T(E6,E5…E1,E0,D31,D30…D1,D0)},其中T为解码算法,(S6,S5,…S1,S0)为解码,(E6,E5…E1,E0,D31,D30…D1,D0)为纠检错位和数据实体位;通过对7位解码的判断,即可判定数据的传输是否正确;DMA方式的传输特征为:在数据帧的传输过程中,如果传输正确,则对DMA控制器中的计数器和地址寄存器均加1,以保证下一帧数据的正常传输;如果传输的数据错误,则不对DMA控制器中的计数器和地址寄存器不加1,实现对上一帧数据的重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七七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3898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固机构及箱型设备
- 下一篇:应用于医学网站的批量生成医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