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径向扫描结合环向扫描的摆臂轮廓面形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9236.0 | 申请日: | 2015-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96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华;高金铭;魏琰;孙越;李嘉;王念;朱日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20 | 分类号: | G01B2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径向扫描结合环向扫描的摆臂轮廓面形检测方法,利用基于Forbes多项式拟合的方法对被检元件表面特征进行描述,获得被检元件在非解析表达下的表面梯度分布;建立表面梯度与被检元件特征轮廓的数学模型,提取被检元件特征轮廓线;对提取的特征轮廓线按照径向和环向分别进行测量路径的规划;用摆臂轮廓仪的探针对被检元件按规划的测量路径分别进行径向扫描和环向扫描,获得被检元件的一维特征轮廓数据;利用面形偏差拟合重构算法将被检元件的一维特征轮廓数据进行插值、拟合、重构,最终得到被检元件的二维全面形。该方法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应用广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径向 扫描 结合 轮廓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径向扫描结合环向扫描的摆臂轮廓面形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利用基于Forbes多项式拟合的数学方法对被检元件表面特征进行科学描述,获得被检元件在非解析表达下的表面梯度分布;第二步,根据被检元件在非解析表达下的表面梯度分布,建立表面梯度与被检元件特征轮廓的数学模型,提取被检元件特征轮廓线:数学模型如下:θ0=0▿δθn-1*(θn-θn-1)=π180,(θn≤2π)]]>其中,n是圆周特征轮廓线的序号,θn是第n条特征轮廓线对应的极坐标角度,▽δn是由最大梯度系数决定的第n条特征轮廓线处的梯度系数,θ0为初始位置对应的极坐标角度;第三步,对上述提取的被检元件的特征轮廓线按照径向和环向分别进行测量路径的规划;第四步,将被检元件放置在摆臂轮廓仪上,用摆臂轮廓仪的探针对被检元件按照上述规划的测量路径分别进行径向扫描和环向扫描,获得被检元件的一维特征轮廓数据;第五步,利用面形偏差拟合重构算法将测量得到的被检元件的一维特征轮廓数据进行插值、拟合、重构,最终得到被检元件的二维全面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3923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