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节永磁盘式电机轴向力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39832.9 | 申请日: | 201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9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冯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冠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毕刘新 |
主分类号: | H02P6/00 | 分类号: | H02P6/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19 | 代理人: | 龙锋 |
地址: | 11604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调节永磁盘式电机轴向力的控制方法,永磁盘式电机包括定子、转子、轴、变频器,其中定子上嵌有绕组,绕组与变频器的输出连接,转子上贴有永磁体,转子与轴1连接,在接到轴向力、转矩和转速指令时,变频器获得转子的位置信号,计算出需要施加的电流幅值、相位和频率,然后将电流施加到绕组中,产生要求的旋转定子磁场,与转子上的永磁体相互作用,产生要求的轴向力Fin和转矩T,充分利用了永磁盘式电机自身产生轴向力的特点,可以将旋转力矩T和轴向力Fin单独控制,平衡负载或者重力产生的轴向力Fout,从而有效的降低推力轴承的体积和磨损,同时提高系统的效率,而且不需要额外增加任何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永磁 电机 轴向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调节永磁盘式电机轴向力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永磁盘式电机包括定子(2)、转子(3)、轴(1)、变频器(7),其中定子(2)上嵌有绕组(4),绕组(4)与变频器(7)的输出连接,转子(3)上贴有永磁体(5),转子(3)与轴(1)连接,在接到轴向力(F out)、转矩(T )和转速(n )指令时,变频器(7)获得转子(3)的位置信号,计算出需要施加的电流幅值(I )、S极的轴线d s与A相绕组轴线初始相位(θ 1)和频率(f ),然后将电流施加到绕组(4)中,产生要求的旋转定子磁场,与转子(3)上的永磁体(5)相互作用,产生要求的轴向力(F in)和转矩(T ),要求轴向力(F in)与实际轴向力(F out)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具体方法如下:根据电机学原理,A相,B相和C相绕组所通电流分别为I A、I B和I C (a)其中:I 为交流电的幅值,单位V;f 为交流电的频率,单位Hz;θ 1为S极的轴线d s与A相绕组轴线初始相位,单位rad;t 为时间,单位s;S极的轴线d s与A相绕组轴线的夹角为φ1=2πf t+θ 1,S极的轴线ds与A相绕组轴线初始相位为θ 1,φ 1对时间t求导可以得到旋转角速度ωs=2πf ;N极的轴线d r与A相绕组轴线的夹角为φ 2=θ 2‑ωr t,N极的轴线d r与A相绕组轴线初始相位为θ 2;定子磁场S极轴线d s与转子磁场N极轴线d r的夹角为φ=φ1+φ2=θ1+θ2;根据电磁场原理,可以得出如下方程: (b)其中:T为转矩,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Fin为定转子之间的电磁力,吸力为正,斥力为负;k 1,k 2为系数;B r为转子永磁体单独作用产生的磁场基波幅值;B s为定子单独作用产生的磁场基波幅值,其值与定子绕组通的电流幅值I 成正比,B s=k 3I;为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场S极中线与转子磁场N极中线之间的夹角,=θ 1+θ 2;在给定系统需求的T 和F in时,上述方程仅有B s和φ为未知量,可以求解出B s和φ,再结合运行转速ωs和N极的轴线d r与A相绕组轴线初始相位为θ 2,可以求解出(a)式中的三个控制变量,表达式为: (c)向A相、B相和C相绕组分别提供(a)式中的电流,即可以得到需要的转矩(T )、轴向力(F in)和转速(ω 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冠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毕刘新,未经大连冠力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毕刘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3983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