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热炉底管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046150.0 申请日: 2015-01-29
公开(公告)号: CN105983683A 公开(公告)日: 2016-10-05
发明(设计)人: 边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 边仁杰
主分类号: B22D41/01 分类号: B22D41/01;B22D2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600 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蓄热炉底管涉及铸铝炉,包括:门阀(1)、门(2)、压力臂(3)、膛腔(4)、蓄热体(5)、斜管(6)、转运罐(7),门阀(1)连通转运罐(7)管道输送铝液入炉,膛腔(4)连通蓄热体(5)回收排气热能,管(6)设置于炉膛腔(4)的底部,管(6)内电热元件(38)碳成型双螺旋形状,双螺旋电热元件(38)连通有电导体(40),电导体(40)连通供电源,连通供电源的双螺旋(38)侵入在液相非金属无机材料的液面(39)以下节电,铝液面温度低,可惰性气体保护浇铸,无氧化不扒渣,金属收得率100%。
搜索关键词: 蓄热 炉底管
【主权项】:
一种蓄热炉底管,具有本体,包括:门阀(1)、门(2)、压力臂(3)、膛腔(4)、蓄热体(5)、管(6)、转运罐(7),所述的炉,其特征在于:门阀(1)的滑道(46)插或拔接头板(57),接头板(57)有球头窝活动镶嵌门管(51)的球头连接门管(51),门管(51)的一段连通在转运罐(7)内,门阀(1)的滑道(46)两端分别设有油缸(50),两油缸(50)相向推接头板(57)与一盲板(48),推接头板(57)移至滑道(46)中心,接头板(57)的管孔与门阀(1)的孔贯通门阀(1)开启,油缸(50)推盲板(48),盲板(48)推接头板(57)移动管孔偏离门阀(1)孔到与真空口(49)连通,门阀(1)截止,盲板(48)再推接头板(57),接头板(57)与滑道(46)分离,真空口(49)截止;门(2)由轴(28)铰链接小臂(8),小臂(8)由臂轴(24)铰链接大臂(27),大臂(27)由安装座轴(25)铰链接安装座(26),安装座(26)固定于炉口板(29),小臂(8)和大臂(27)设有把手,手动小臂(8)和大臂(27)设有的把手,大臂(27)以座轴(25)为轴水平转动,小臂(8)以臂轴(24)为轴水平转动,门(2)以门轴(28)为轴水平转动,门(2)的管出部水平移入门(2)口洞,压力臂(3)压紧门(2)密封;压力臂(3)空心内安装油缸(50),销轴(52)安装压力臂(3)在臂架(53)上,臂架(53)固定在炉口板(29)上,压力臂(3)的一端轴连接有上螺栓(54),上螺栓(54)和手轮(55)的上方螺孔旋合,手轮(55)下方的螺孔和下螺栓(56)旋合,上螺栓(54)和下螺栓(56)的旋转方向相同螺距不同,下螺栓(56)的螺栓头顶在炉口板(29)上支撑压力臂(3)的一段压紧门(2)密封;膛腔(4)上部设置多个气道(17),气道(17)水平设置连接有垂直导气管(18),气道(17)一段连通膛腔(4),另一段贯穿炉壳附带的夹层(22)与炉壳附带的保温真空层(71),气道(17)炉壳以外的那一段由螺丝封堵;膛腔(4)的两对称大弧线(32)立墙与小弧线(36)立墙相切成型水滴状,水滴状膛腔(4)与炉壳外形几何相似大小不同,水滴状膛腔(4)的立墙由三层以上的砌体砌筑,内衬层为陶瓷砌体层,其它为保温砌体层,保温砌体表面贴附有铝箔,砌体层与砌体层之间成型出粉体(44)层,粉体(44)层中充填微细粉体(44),微细粉体(44)≤320目矿物,比重≥2.7g/cm,≤320目粉粒中含≤800目的细粉,≤800目的细粉含2‑3%的纳米或接近纳米超级微细粉;蓄热体(5)由蓄热片(34)缠卷成型,上面与下面成型出放射状气道槽(33),气流在气道槽(33)分散蓄热片(34)之间的缝隙流过,其上部连接多个导气管(18),下部连通炉壳夹层(22)的下部,夹层(22)上部连通环道(21),环道(21)设有总管(45)输入流出气流;管(6)设置于炉本体水滴状膛腔(4)的立墙底部,管(6)盲端伸入膛腔的铝液中,开口端延伸至配电箱(14)内,管(6)水平镶嵌套快(9)的中心孔(41)之中,套快(9)由相互对称的四部分组成,套快(9)设置有两道用于密封的隔舱(42),用于密封的隔舱(42)内填充粉体(44),填充粉体(44)的隔舱(42)连通砌体层与砌体层之间成型出粉体(44)层,管(6)穿越隔舱(42)内的粉体(44)阻止铝液延续管(6)的表面渗透,管(6)内设置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连接电导体(40),导体(40)延伸出管(6)开口端,延伸出管(6)开口端的电导体(40)连通供电源;转运罐(7)连通所述的炉,转运罐(7)的壳体设置有真空夹层(19)与密封锥(61),罐盖(58)连有密封(60),密封(60)与密封锥(61)密合,门管(51)的一段贯穿罐盖(58)插入转运罐(7)内的铝液中,门管(51)在罐盖(58)以上的位置上设有电磁泵(59),罐盖(58)还设置有气压管(62)连通至转运罐(7)内,气流压力输送铝液经由门管(51)输送到炉膛腔(4)内,或气流压力输送铝液至电磁泵(59)位置,电磁泵(59)输送铝液到炉膛腔(4)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边仁杰,未经边仁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4615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