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窄带融合的多连接集群系统及其传输信道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3536.4 | 申请日: | 201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1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粟欣;许希斌;林小枫;肖驰洋;曾捷;赵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2/04;H04W8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宽窄带融合的多连接集群系统及其传输信道分配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基于TD‑LTE的宽带集群基站、PDT窄带集群基站、n个数字集群用户终端,所述数字集群用户终端同时具有宽带接收接口和窄带接收接口,每个数字集群用户终端的宽带接收接口和窄带接收接口同时分别通过宽带数字集群信道和窄带数字集群信道与基于TD‑LTE的宽带集群基站、PDT窄带集群基站相连。该方法包括主叫用户终端向PDT窄带集群基站发起呼叫建立请求时,PDT窄带集群基站和TD‑LTE宽带集群基站之间通过有线互联,将联合进行物理层资源分配;本发明方法能提高数字集群通信中的频谱利用效率,提升集群用户的服务体验,实现数字集群通信的宽窄带融合。 | ||
搜索关键词: | 宽窄 融合 连接 集群 系统 及其 传输 信道 分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宽窄带融合的多连接集群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基于TD‑LTE的宽带集群基站、PDT窄带集群基站、n个数字集群用户终端,所述数字集群用户终端同时具有宽带接收接口和窄带接收接口,每个数字集群用户终端的宽带接收接口和窄带接收接口同时分别通过宽带数字集群信道和窄带数字集群信道与基于TD‑LTE的宽带集群基站、PDT窄带集群基站相连;基于TD‑LTE的宽带集群基站、PDT窄带集群基站通过宽带数字集群信道和窄带数字集群信道同时向数字集群用户传输信号,同时为数字集群用户终端联合分配宽带数字集群信道和窄带数字集群信道;所述的宽窄带融合的多连接集群系统传输信道的联合分配在基于TD‑LTE的宽带集群基站和PDT窄带集群基站之间建立新的接口,使所述宽、窄带集群基站有线互联,以互通物理层资源和需要传输的数据信号;建立一次呼叫:主叫用户终端向PDT窄带集群基站发起呼叫建立请求时,PDT窄带集群基站和TD‑LTE宽带集群基站之间通过有线互联,将联合进行物理层资源分配;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收端判断信号是信令还是数据业务,若是信令,则分配窄带信道传输信令,传输信道分配结束;若是数据业务,则继续执行步骤(2);(2)PDT窄带集群基站根据数据业务类型和被呼叫用户的优先级进行物理层资源分配,进行宽带、窄带传输信道初步联合分配;(3)根据实际可用宽带、窄带信道数量完成传输信道分配;所述步骤(2)具体过程为:(2‑a)确定业务类型对应的类型参数μj,j∈{1,2,3}:PDT窄带集群基站首先按业务类型进行分类,分为宽带业务、窄带业务和需要宽带支持的窄带业务三种类型,并置三个类型参数分别为μ1,μ2,μ3;μ1,μ2,μ3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类型业务需要分配的宽带与窄带信道数之比;其中设μ1>1,μ3<1;设置μ2为介于μ1和μ3之间的值;(2‑b)PDT窄带集群基站获取用户优先级的集合:用户优先级用i表示,将数字集群用户划分为L个优先级,L为正整数,则i∈{0,1,…,L‑1},优先级从低到高排列;(2‑c)使用增函数T(i)确定不同优先级i的用户所分配的信道总数:设i代表用户的优先级,设实际可用的信道总数为S,则增函数T(i)表示为优先级为i的用户分配的信道总数,i∈{0,1,…,L‑1},增函数T(i)满足小于S,令最高优先级用户的信道总数(2‑d)根据业务类型参数μj和增函数T(i)按比例确定宽带和窄带信道数量:为优先级为i的用户分配的宽带信道数量为j∈{1,2,3},μj代表上述三类业务中的某种业务的类型参数,为优先级为i的用户分配的窄带信道数量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5353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