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P地址的包长度反馈网络隐蔽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55266.0 | 申请日: | 2015-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0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刘生;陆潇榕;沈瑶;杨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IP地址的包长度反馈网络隐蔽通信方法,包括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同步阶段、建立同步后数据的发送阶段和接收端的接收和解码阶段。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基于IP地址的包长度反馈网络隐蔽通信方法,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隐蔽性强的可靠隐蔽通信方法,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失真度,适应性更强。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p 地址 长度 反馈 网络 隐蔽 通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IP地址的包长度反馈网络隐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同步阶段:发送端和接收端协商信息发送的时间,以及利用生成函数独立生成编码矩阵和地址‑长度向量矩阵;建立同步后数据的发送阶段:对隐蔽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隐蔽信息分组嵌入到主机地址字段与IP数据包长度的组合信息中;接收端的接收和解码阶段:接收端接收编码矩阵、地址‑长度向量矩阵的生成函数和含有隐蔽信息的组合信息,并对组合信息进行解密;所述发送端与接收端的同步阶段的具体步骤包括:用分组长度向量来描述UDP数据流的特征,分组长度向量:(1)其中,(2)L是分组长度的最大值, [1,2,…,L]表示了UDP数据流中所有数据包的长度值,表示数据流中分组长度为k的分组数目,N表示数据流中分组的数目;设置隐蔽信息为w比特,即每个分组数据报将携带w比特的隐蔽信息,则将产生2w 个不同的二进制字符串;将2w个二进制串分解为一个具有2m行和2n列的编码矩阵来实现,2w=2m *2n且m<n,IP向量和长度向量如下:IP向量为:(3)其中(1≤k≤25)表示发送端的主机地址域并且以升序排列;IP数据报长度向量集为:(4)其中(1≤k≤m)是一个向量集,对应于公式(3)中第k个主机标识的长度向量,则是所有长度向量集合的集合,并以下标升序排列,的定义如下:(5)其中,向量(1≤i≤n)代表了编码矩阵中第(k, i)个元素,的定义如下:(6)其中j取值为1<j<1473并且8≤≤1480;每一个与的组合表示计算机将以作为主机标识地址来发送一个分组长度为的数据报,是从中随机选取的一个值;由此,每一个与的组合将代表一个嵌入在分组中隐蔽信息,则所有的组合(共有2w=2m *2n)将由×来实现,代表了所有的w比特二进制字符串,由×产生的地址‑长度向量矩阵定义如下:(7)编码矩阵即对应的隐蔽信息密码本,与地址‑长度向量矩阵对应,将2w个二进制串标记为,则表示使用频率最高的w比特二进制串,而S2w则为使用频率最低的二进制串,对矩阵编码,编码后的编码矩阵如下所示:(8);计算得到最大失真度为:(9)其中,n是分组长度向量中的向量数目,是具有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位置,为分组长度向量中位置上的长度分量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5526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