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切芽后的花梗茎段诱导丛生芽快速繁殖蝴蝶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0016.6 | 申请日: | 2015-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4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郝永丽;高博;胡海波;李杰;王燕春;柴晓娇;刘莉莉;张晓荣;孟令强;曲宝茹;巴图;贺磊;张金成;郑伟;崔聪聪;廉宇;赵伟强;刘艳春;张姼;琦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4031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快速繁殖的方法,它是用开过花的蝴蝶兰花梗腋芽诱导出营养芽切芽后的废弃花梗茎段作为外植体,直接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的诱导,将诱导出的新芽切下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最后进行生根壮苗及组培苗的移栽。该方法使开过花的蝴蝶兰花梗上的腋芽及其切芽后的花梗废弃材料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得以多次萌发产生新芽。其优点在于既不影响蝴蝶兰正常的花期又不用伤害蝴蝶兰母株,还能将蝴蝶兰花梗茎段反复利用2‑3次,充分利用花梗材料,变废为宝,大大提高了蝴蝶兰组培苗的繁殖速率及生产量,生产出的种苗健壮、整齐,便于种苗工厂化管理。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切芽后 花梗 诱导 丛生 快速 繁殖 蝴蝶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切芽后的花梗茎段诱导丛生芽快速繁殖蝴蝶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开过花的蝴蝶兰花梗腋芽诱导出营养芽切芽后的废弃花梗茎段作为外植体,直接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的诱导,将诱导出的新芽切下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最后进行生根壮苗及组培苗的移栽;具体的步骤为:(1)外植体的选择:选取无病虫害长势良好的蝴蝶兰品种,待其花朵凋谢,花期已过,用剪刀将整条花梗剪下,切取3‑4cm长的花梗腋芽茎段(一段一芽)为外植体材料;(2)培养基的配制:芽诱导培养基:MS+6‑BA2.5mg/L+NAA0.5mg/L,蔗糖20g/L,pH值为5.6;芽增殖培养基:MS+6‑BA5.0mg/L+NAA0.5mg/L,蔗糖20g/L,pH值为5.6;生根壮苗培养基:1/2MS+NAA 1.0mg/L+香蕉泥100g/L,蔗糖20g/L,pH值为5.6;(3)外植体消毒处理:将上述外植体材料,自来水下冲洗30‑60min后,在超净工作台内,放入75%的酒精溶液中浸泡消毒45S,此后用无菌滤纸吸干酒精,放入7‑10%的NaClO消毒液中消毒灭菌15‑20min,然后在无菌滤纸上将腋芽的苞片小心剥去,再放入5%的NaClO消毒液中消毒5min,灭菌完毕后用无菌水冲洗3‑5遍,滤纸吸干水分置于培养皿中备用;(4)诱导培养及培养条件:将严格消毒后的带腋芽花梗,用无菌手术刀将茎段与消毒液接触的两端沿45℃角切掉,花梗芽点朝上与培养基平面成45℃角斜插入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5±2℃,光照时间12‑14h/d,光照强度为1600‑2000Lx,诱导时间为30‑45d左右;(5)增殖培养及培养条件:将步骤(4)诱导出的新芽从花梗上切下,2‑3株为一组,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条件及培养时间同步骤(4);(6)将步骤(5)中初代切芽后的花梗茎段重新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置培养架培养,培养条件及培养时间同步骤(4);(7)将切芽后的花梗茎段二次诱导出的丛生芽从花梗上切下,2‑3株为一组,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条件及培养时间同步骤(4);(8)重复步骤(6)和步骤(7)2‑3次;(9)生根壮苗及培养条件:当增殖得到的芽体达到2‑5cm高时,无菌条件下,将丛生芽分离成单株,接种在生根壮苗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壮苗,培养条件同步骤(4),生根壮苗时间为2‑3个月;(10)组培苗炼苗及移栽:当组培苗长至3‑5cm高,有2‑5条根,3‑6片叶,叶长2‑3cm时,即可进行炼苗,将组培瓶放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炼苗5‑7天,打开组培瓶盖继续炼苗2‑3天,以增强瓶苗对室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再从瓶中小心取出组培苗,洗净根部培养基,用灭过菌的水苔轻裹根部植于36孔穴盘中,保持温度25℃左右,空气湿度80‑85%,25‑30天后,有新根新叶长出时,定期喷施多菌灵1000倍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未经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6001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