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合金管铸轧法免酸洗生产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3052.8 | 申请日: | 2015-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07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梁子浩;杜小秋;郑晓飞;孙军;廖寒宇;徐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诚合金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轧法免酸洗铜合金管生产制造方法,其生产制造过程如下(1)配料熔炼;(2)水平连铸铜合金管坯;(3)铸坯表面铣面;(4)行星轧管;(5)联合拉拔用两联拉、三联拉以及模块式四联拉预拉伸;(6)冷轧管用二辊、三辊或四辊冷轧机冷轧;(7)超声波脱脂清洗使用三个超声清洗槽,依次放置有脱脂剂水溶液、清水和热水;(8)成品光亮退火;(9)包装入库。该发明方法,设备投资的成本较低,占地面积小,生产周期短,工、模具费用低,能耗小,管坯单重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以及成品率,并去除了酸洗工艺,采用多次超声波清洗,使用特殊脱脂剂,改善了铜合金管清洗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管铸轧法免 酸洗 生产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铜合金管铸轧法免酸洗生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生产制造过程如下:(1)配料熔炼:投炉料保证洁净,无泥沙、雨水夹杂物;每次熔新金属与回用料的比例应固定;需成分调整的合金应在基础铜合金料熔化完毕初次取样后,再进行成分调整,并应进行充分搅拌;炉内熔池表面使用熔炼覆盖剂;并采用保护性气体予以保护熔炼;熔炼炉安装在精炼炉的上方,熔炼炉与精炼炉之间上部设置有出液孔,熔炼时出液孔关闭,转移熔液时出料孔打开;(2)水平连铸铜合金管坯:精炼后的熔液用于铸造生产铜合金管坯,将结晶器与精炼炉底部出口水平连接安装,然后将氮气或惰性气体毛细管插入石墨套气体进入孔内并固定连接,铜合金溶液温度保持在1050~1105℃,将铜液进行冷却结晶铸造,连续铸造5分钟后,通过毛细管与氮气或者惰性气体管道接通氮气或者惰性气体,供气压力保持在0.5MPa以上;铸造完毕出料时供给循环冷却水予以冷却;铸造出的每根铜合金管质量为800~1300千克;(3)管坯表面铣面:利用铣面机针对铜合金管坯外圆周进行铣面,铣面的铣削厚度为0.3~1.5mm:铣面后的回用料利用输送机构输送给金属屑饼压机挤压成块,将回用料再一次利用放入步骤(1)中作为配料重新熔炼;这些回用料挤压成块后,在加热炉中氮气或者惰性气体保护环境下予以加热干燥处理,去除挤压块中的切削液,加热温度为80~120℃,加热时间为2~10小时;(4)行星轧管:铣面后的铸造铜合金管坯送料到行星轧机中,互成120度角配置的三轧辊自转,同时又绕轧制线公转从而形成对管坯复合轧制,该步骤中,管材冷轧时依靠变形热自身加热,变形区温度为700~850度,轧制后的管材利用圆盘收卷;(5)联合拉拔:使用两联拉、三联拉以及模块式四联拉预拉伸的技术,使经过晶粒重组的、软态的轧管坯通过预拉拔后表面变硬化;经联合拉拔后的拉制管坯,利用联合拉拔机的同步锯切装置按成品铜合金管材的规格要求自动进行预定尺寸,其预定尺寸长度需满足冷轧管工艺要求;(6)冷轧管:用二辊、三辊或四辊冷轧机进行冷轧,使经过联合拉拔定尺的拉制管坯,按成品规格要求冷轧为成品规格技术要求的铜合金管材;(7)超声波脱脂清洗:超声波脱脂清洗过程中,使用三个清洗槽,依次放置有脱脂剂、清水和热水,并均设置有超声装置,铜合金管在清水中清洗时间为20~60分钟,利用脱脂剂清洗的时间为30~80分钟,在热水中清洗的时间为40~80分钟,超声波频率为20~55Hz;清洗后的废液排入到收集池中予以沉降后,其上层清液再一次抽取到清洗槽中,实现回收利用;(8)成品光亮退火:采用辊底式连续退火炉实现铜合金管的成品退火,软化退火加热温度为490~650℃,消除内应力的低温退火温度250~270℃,在残余氧量不大于5ppm、露点温度不小于-60℃的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气氛下,对铜合金管进行退火热处理,并设置有循环风机;在降温区设置有回风管将热量输送给预热区,实现预热利用,以针对需要进行热处理的铜合金管表面进行预热干燥;(9)包装入库:采用恒温恒湿包装间进行铜合金管的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诚合金铜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诚合金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6305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