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失模铸造自动淋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5036.2 | 申请日: | 2015-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88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阚宏林;马海洋;邓启超;许德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5/12 | 分类号: | B05B15/12;B05B13/02;B05B15/04;B05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失模铸造自动淋涂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淋涂‑回收‑清洗系统、装夹装置、托盘装置和行车,淋涂‑回收‑清洗系统由自动清洗装置、回收装置、喷洒装置通过管道和和换向阀集成而成,自动清洗装置、回收装置、喷洒装置、装夹装置、行车均通过线缆与控制系统相连,淋涂‑回收‑清洗系统分布在行车的运送方向上,装夹装置通过钢缆连接于行车上,托盘装置与装夹装置相连,回收装置、喷洒装置构成淋涂设备。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并确保淋涂质量,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失 铸造 自动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消失模铸造自动淋涂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淋涂‑回收‑清洗系统、装夹装置(8)、托盘装置(10)和行车(9),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涂‑回收‑清洗系统由自动清洗装置(5)、回收装置(6)、喷洒装置(7)通过管道和换向阀集成而成,所述自动清洗装置(5)、回收装置(6)、喷洒装置(7)、装夹装置(8)、行车(9)均通过线缆与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淋涂‑回收‑清洗系统分布在行车(9)的运送方向上,所述装夹装置(8)通过钢缆连接于行车(9)上,所述托盘装置(10)与装夹装置(8)相连,所述回收装置(6)、喷洒装置(7)构成淋涂设备;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实现人机信息交互的HMI设备(1)、PLC(2)、用于完成定位的传感器(3)、执行器(4),所述PLC(2)分别与HMI设备(1)、传感器(3)、执行器(4)通过信号线缆相连,所述淋涂‑回收‑清洗系统、装夹装置(8)、行车(9)均通过线缆与所述PLC(2)相连;所述PLC(2)与所述执行器(4)连接处设有一号电连接件,所述HMI设备(1)与所述控制动作的PLC(2)之间设有二号电连接件,所述传感器(3)与所述PLC(2)之间插接有电气连接件,所述一号电连接件、二号电连接件和电气连接件均为信号线缆;所述自动清洗装置(5)、回收装置(6)和喷洒装置(7)之间均以管道和阀进行连接;所述装夹装置(8)包括悬臂(8‑1)、推动夹紧装置(8‑2)、翻转装置(8‑3),所述悬臂(8‑1)为工字钢或H钢结构且所述悬臂(8‑1)为门式,所述推动夹紧装置(8‑2)和翻转装置(8‑3)位于悬臂(8‑1)侧下方,所述推动夹紧装置(8‑2)位于所述翻转装置(8‑3)上方,所述推动夹紧装置(8‑2)和翻转装置(8‑3)均有两套,所述两套推动夹紧装置(8‑2)和两套翻转装置(8‑3)分别在悬臂(8‑1)两侧对称分布;所述推动夹紧装置(8‑2)均包括电机Ⅰ(8‑4)、拨刺(8‑5)、电机Ⅱ(8‑6)、外六角(8‑7)、电机Ⅲ安装板(8‑8)、电机Ⅲ轴连接板(8‑9)、推杆(8‑13)、电机Ⅲ(8‑14)、小齿轮(8‑15)、大齿轮(8‑16)、推板(8‑17)、弹簧(8‑18)、电机Ⅰ轴连接板(8‑19)、轴承座Ⅰ(8‑20)、轴承Ⅰ(8‑21)、联轴器Ⅰ(8‑22)、 轴承座Ⅱ(8‑24)、连接轴Ⅰ(8‑25)、合页(8‑26)、法兰(8‑27)、联轴器Ⅱ(8‑28)、连接轴Ⅱ(8‑29)、轴承Ⅱ(8‑30)、滑板(8‑33),所述电机Ⅲ安装板(8‑8)固定在悬臂(8‑1)侧面,所述电机Ⅲ(8‑14)固定在电机Ⅲ安装板(8‑8)上,所述电机Ⅲ(8‑14)的输出轴与连接轴Ⅰ(8‑25)通过联轴器Ⅰ(8‑22)相连,所述连接轴Ⅰ(8‑25)上安装有轴承Ⅰ(8‑21),所述轴承Ⅰ(8‑21)和联轴器Ⅰ(8‑22)都在轴承座Ⅰ(8‑20)内与轴承座Ⅰ(8‑20)转动连接,所述轴承座Ⅰ(8‑20)与电机Ⅲ安装板(8‑8)固接,所述连接轴Ⅰ(8‑25)与电机Ⅲ轴连接板(8‑9)固接,所述电机Ⅰ(8‑4)位于拨刺(8‑5)上方,所述电机Ⅰ(8‑4)与悬臂(8‑1)固接,所述电机Ⅰ(8‑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Ⅱ(8‑28)与连接轴Ⅱ(8‑29)相连,所述连接轴Ⅱ(8‑29)上固定轴承Ⅱ(8‑30),所述联轴器Ⅱ(8‑28)、轴承Ⅱ(8‑30)与轴承座Ⅱ(8‑2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Ⅱ(8‑29)与电机Ⅰ轴连接板(8‑19)固接,所述推板(8‑17)通过合页(8‑26)与悬臂(8‑1)固接,所述推板(8‑17)与滑板(8‑33)滑动连接,所述滑板(8‑33)与推杆(8‑13)转动连接,所述推杆(8‑13)穿过悬臂(8‑1)且推杆(8‑13)另一端与拨刺(8‑5)固接,所述弹簧(8‑18)空套在推杆(8‑13)上,所述拨刺(8‑5)与外六角(8‑7)轴向固接,所述拨刺(8‑5)与电机Ⅱ(8‑6)通过法兰(8‑27)固接,所述小齿轮(8‑15)与电机Ⅱ(8‑6)的输出轴固接,所述大齿轮(8‑16)与外六角(8‑7)固接,所述大齿轮(8‑16)与小齿轮(8‑15)啮合,所述托盘装置(10)上设有与外六角(8‑7)相配合的六角孔(10a);所述翻转装置(8‑3)均包括电机减速机(8‑10)、主轴联轴器(8‑11)、主轴(8‑12)、轴承Ⅲ(8‑31)、主轴支撑座(8‑32)、主轴键(8‑23),所述推动夹紧装置(8‑2)和翻转装置(8‑3)通过推动夹紧装置(8‑2)上的外六角(8‑7)与翻转装置(8‑3)上的主轴(8‑12)相连,所述电机减速机(8‑10)卧式安装在悬臂(8‑1)上,所述电机减速机(8‑10)通过主轴联轴器(8‑11)与主轴(8‑12)相连,所述主轴(8‑12)通过轴承Ⅲ(8‑31)与主轴支撑座(8‑32)转动连接,所述轴承Ⅲ(8‑3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轴承Ⅲ(8‑31)的外圈均与主轴支撑座(8‑32)紧配,所述两个轴承Ⅲ(8‑31)内圈均与主轴(8‑12)紧配,所述主轴支撑座(8‑32)固定在悬臂(8‑1)上,所述主轴键(8‑23)与主轴(8‑12)固接;所述外六角(8‑7)具有轴向和径向导向性,外六角(8‑7)外表面设有锥角,锥角不超过5度,所述外六角(8‑7)上设有与主轴(8‑12)上的主轴键(8‑23)配合的键槽孔,且外六角(8‑7)上的键槽孔宽度大于主轴(8‑12)上的主轴键(8‑23)的宽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安普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6503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灌胶装置
- 下一篇:离心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