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作无稀土萤光材料的方法及用其进行光致发白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7331.1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85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林清富;沈品均;曾介南;陈冠妤;杨智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88 | 分类号: | C09K11/88;H01L3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制作最强吸收波长介于410纳米‑470纳米的无稀土萤光材料的方法以及应用其进行光致发白光的方法,特别是有关一种制作受光激发而可以发出波长介于500‑700纳米之间的黄橘光的掺杂锰的硒化锌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及应用可以发出波长介于500‑700纳米之间的黄橘光的掺杂锰的硒化锌纳米粒子进行光致发暖白光的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制作 稀土 萤光 材料 方法 进行 光致发 白光 | ||
【主权项】:
1.一种制作最强吸收波长介于410纳米‑470纳米的无稀土萤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步骤1制备同时含有锌离子与锰离子的溶液;步骤2制备含有硒离子的溶液;以及步骤3将该含有锌离子与锰离子的溶液与该含有硒离子的溶液均匀混合而制备成混合溶液,而在该混合溶液中成长出掺杂锰离子的硒化锌纳米粒子,该掺杂锰离子的硒化锌纳米粒子即为最强吸收波长介于410纳米‑470纳米的无稀土萤光材料,该无稀土荧光材料受到蓝光激发会射出波长介于500‑700纳米(nm)之间的黄橘光;该步骤3的成长温度为80℃‑200℃;该步骤3的成长时间为20分钟‑24小时;该步骤3更包含一个碱性物质添加步骤,用以添加碱性物质于该混合溶液而帮助该掺杂锰离子的硒化锌纳米粒子成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6733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持水性的土壤重金属修复剂
- 下一篇: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