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7947.9 | 申请日: | 201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1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和平;孙智兴;聂秋月;包成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H1/24 | 分类号: | H05H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楼艮基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属于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电极部分由接高压端且放在毛细玻璃管内的内电极、同轴地套在外玻璃管外周的接地极共同组成,外壳部分从下向上由外壁、电极支撑套和接线固定套共同连接而成,电源接入部分由内嵌入接线固定套上端面的高压极插头及低压极插入组成,高压极插头经由固定在接线固定套下端面和电极支撑套上端面之间的高压传导块及缠绕在内电极上起导电的作用的弹簧拼成,外电极上的接地线经由外壳及接线固定套内的线槽连接到地线固定端面,与接地极插头相连;进气部分由嵌入接地极插头上端面上的进气管拼成;从而在实用化的同时提高了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压 低温 等离子体 射流 发生器 | ||
【主权项】:
一种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是一种达到了实用化的使用可靠的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生器,含有外石英玻璃管(1)、喷嘴(2)、外电极(3)、接地线(4)、外壁(5)、弹簧(6)、内电极支撑环(7)、地线固定端(8)、螺母(9)、垫片(10)、接线固定套(11)、接地极插头(12)、高压极插头(13)、中心石英玻璃管(14)、高压传导块(15)、内电极(16)、中心支撑环(17)、电极支撑套(18)、玻璃管支撑固定套(19)、进气管(20)、螺栓(21),其中:内电极(16),呈棒状,两端呈半圆形,位于所述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的中心轴线上,用钨制成,中心石英玻璃管(14),下端封闭,由下而上同轴地紧套在所述内电极(16)外,长度较所述内电极(16)短,外石英玻璃管(1),同轴地松套在所述中心石英玻璃管(14)的外周面上,所述外石英玻璃管(1)的开口端与所述中心石英玻璃管(14)下端面形成射流喷口,外电极(3),紫铜制成,成空心圆柱状,同轴地套在所述外石英玻璃管(1)的外周面上,所述外电极(3)的下端面位于所述外石英玻璃管(1)的开口端上方,喷嘴(2),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下端呈截锥状,同轴地套在所述外电极(3)的外周面上,所述内电极(16)、中心石英玻璃管(14)、外石英玻璃管(1)、外电极(3)及喷嘴(2)共同构成了电极部分,外壁(5),用聚四氟乙烯制成,是一个空心圆柱体,下端是一个向内的凹凸,同轴地扣压在所述喷嘴(2)截锥面的上端面上,电极支撑套(18),用聚四氟乙烯制成,是一个空心圆柱体,下端呈截锥状,截锥的下端面同轴地扣压在所述外壁(5)上部的台阶上,所述电极支撑套(18)内凹端面同轴紧扣在所述中心石英玻璃管(14)上端面,接线固定套(11),用聚四氟乙烯制成,是一个空心圆柱体,下端是一个内凸的凹口,所述接线固定套(11)的下端面同轴地扣压在所述电极支撑套(18)的外周台阶上,所述接线固定套(11)与电极支撑套(18)用螺栓(21)固定,所述外壁(5)、电极支撑套(18)和接线固定套(11)自下而上共同连接并组成了一个呈子弹头形状的所述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发生器的外壳部分,在所述电极支撑套(18)和内电极(16)上端部之间同轴地夹持着一个用紫铜制成的内电极支撑环(7),在所述电极支撑套(18)的上端面和位于所述外石英玻璃管(1)上端面以上的内电极(16)之间同轴地紧套着一个玻璃管支撑固定套(19),所述玻璃管支撑固定套(19)用聚四氟乙烯制成,上端面上开有至少一个贯穿的气孔,同时,所述玻璃管支撑固定套(19)又扣压在所述外石英玻璃管(1)上端面上,从而在一部分所述中心石英玻璃管(14)的外周面和所述玻璃管支撑固定套(19)的上端面以及所述电极支撑套(18)的部分内周面形成一个进气腔,高压极插头(13)和接地极插头(12)相对而且同轴地通过螺纹插入开在所述接线固定套(11)的上端面的凹槽内,所述高压极插头(13)选用标准插头,高压传导块(15),偏心地外套在所述高压极插头(13)上,中间用一个所述高压极插头(13)的用来预紧所述高压传导块(15)的第一螺母(91)压住,下端面用第二螺母(92)紧固,所述高压传导块(15)在所述中心轴线的另一侧面在轴向又被所述电极支撑套(18)沿轴向向上插入到所述接线固定套(11)下端面内的延伸部分固定,频率在10kHz~30kHz,交流电压在5kV~20kV的功率源的高压端经所述高压极插头(13)、紫铜制的高压传导块(15)、紫铜制的内电极支撑环(7)、施加在所述内电极(16)上,并用位于所述内电极支撑环(7)上端面和所述高压传导块(15)下端面之间的第二弹簧(62)传输到内电极(16)上,地线固定端(8),终断面呈形,上部套在所述接地极插头(12)下端,用垫片(10)、第三螺母(93)紧固,接地线(4)的上端从紫铜制的所述地线固定端(8)的底面插入,所述接地线(4)的下端沿着开在所述电极支撑套(18)内的线槽向下连接到所述外电极(3)上;在所述外壁(5)上端面和所述地线固定端(8)下端面之间的接地线(4)上同轴缠绕着压紧用的第一弹簧(61),所述高压极插头(13)、接地极插头(12)、高压传导块(15)以及地线固定端(8)共同构成了电源接入部分,中心支撑环(17),用聚四氟乙烯制成,同轴地从外部紧套在所述中心石英玻璃管(14)的外周面,同轴地从内部紧套在所述外石英玻璃管(1)的内周面,用于保证所述中心石英玻璃管(14)与所述外石英玻璃管(1)同心,所述中心支撑环(17)上端面上开有至少一个贯穿的气孔,保证气路畅通,进气管(20),经过所述接线固定端(11),开在所述电极支撑套(18)的上端面上,工作气体通过所述进气管(20)进入,流入由一部分所述中心石英玻璃管(14)的外周面和所述玻璃管支撑固定套(19)的上端面以及所述电极支撑套(18)的部分内周面所形成的进气腔,经由所述玻璃管支撑固定套(19)内贯穿的气孔,沿轴向进入所述外石英玻璃管(1)和所述中心石英玻璃管(14)之间的区域,构成进气部分;此后,工作气体经由所述中心支撑环(17)内贯穿的气孔,从射流喷口流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6794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