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鲟鱼苗培育方法及其培育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5498.2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81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徐军民;马兴宇;石琼;朱志飞;吴菲菲;吴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鲟鱼苗培育方法及其培育池,将鲟鱼苗放入培育池里经过如下步骤培育:(1)养殖池消毒;(2)鲟鱼苗种质量要求;(3)鲟鱼苗种暂养;(4)鲟鱼苗开口及投喂;(5)活饵、人工饲料交替投喂驯化;(6)病害防治;(7)巡塘及记录。本发明根据鲟鱼培育的不同时期的需求采取不同的饲养方法,鲟鱼苗的成活率高,降低了养殖成本和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鲟鱼 培育 方法 及其 | ||
【主权项】:
1.一种鲟鱼苗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养殖池消毒:养殖池使用前,采用5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或1mg/L的二氧化氯溶液进行浸泡消毒24h以上,并用清水冲刷干净注水备用,若为新建的养殖池,使用之前注水浸泡7d以上,水泥养殖池用25mg/L的醋酸溶液浸泡;(2)鲟鱼苗种质量要求:无伤病、无畸形,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全长10cm以上;(3)鲟鱼苗种暂养:鲟鱼苗种初期放养密度5‑7千尾/m2,至开口前可调整至2‑3千尾/m2,鱼苗养殖池的水位控制在30cm,供水量根据放养密度可控制在20L/分钟,池内溶解氧量应保持在6.0mg/L以上,水温不超过20℃;(4)鲟鱼苗开口及投喂:鱼苗暂养期为7‑10d,当有20‑30%鱼苗后肠的黑色栓排出时,应为开始投喂最佳时期,投喂期养殖池的水位控制在40cm,首先采用水蚯蚓活饵投喂3‑4天以后,开始投喂饲料,日投喂饲料总量为鲟鱼体重的0.8‑1.5%,每2小时投喂一次,日投喂次数应保证在10次以上,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每次每池投喂时间不少于2分钟,要做好驯化投喂,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原则,每次投喂的饲料量以10‑15min摄食完为宜,超过15min未被摄食的饲料要及时清除,以免败坏水质;(5)活饵、人工饲料交替投喂驯化:鱼苗开口培育后,采用活饵与人工饲料交替投喂驯化,随着培育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活饵的投喂而增加人工饲料的投喂次数,经过10‑15天的驯化培育,活饵由最初的每天10‑12次逐步减少到2‑3次,此时已投喂人工饲料,驯化工作可结束;(6)病害防治:要定期对养殖池内的水体进行消毒,在饲料中每15d投喂1次药饵;(7)巡塘及记录:坚持早、中、晚巡池检查,发现有死鱼要及时捞出,并及时清理池内的残饵、粪便及杂物,防止水质恶化,并做好巡塘日志;所述步骤(3)中的鲟鱼苗种在下池前,采用0.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2‑3min;所述步骤(3)中的养殖池内培育用水需清新、无任何染污,PH 7‑8.5,溶氧量在6.0mg/L以上,总硬度2‑3mEq/L,水温在18‑22℃;所述步骤(6)中药饵的所用药物及用量为大黄、板蓝根或大青叶各0.5‑1g/kg饲料,连续投喂3d;所述步骤(4)中的饲料应符合鲟鱼生理、生长对各种营养指标的要求,营养全面,粗蛋白含量≥40%,脂肪含量≤8%,水中稳定性好,30min内不溃散;经常检查鱼池进排水、增氧设备情况,保证水循环管道的畅通,增氧设备能正常运转;至少每天排水一次,目的是将排水孔内残饵及其它杂物排放出去,保证养殖水体的清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华大(镇江)水产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7549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诱虫光源灭虫灯
- 下一篇:一种降压功能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