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吸附式空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9230.6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69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发明(设计)人: | 戴贵龙;杜晓瑞;侯根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F25B15/16 | 分类号: | F25B15/16;F25B27/02;F25B4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11255 | 代理人: | 王晓彬 |
地址: | 35011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吸附式空调装置,包括第一气口、第二气口、泵、风机盘管、传温介质、厢轿和管道,所述第一气口处安置有第一吸附/解析器,所述第一气口经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通道控制系统、储液器、第二通道控制系统和第二气口;所述第二气口处安装有第二吸附/解析器,所述储液器通过泵驱动的传温介质调节厢轿内的温度。本发明的吸附式空调结构运行简单,十分适应行驶时震动颠簸的工作环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汽车尾气 余热 利用 吸附 空调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汽车尾气余热利用的吸附式空调装置,包括第一气口(1)、第二气口(2)、泵(6)、风机盘管(7)、传温介质(8)、厢轿(9)和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口(1)处安置有第一吸附/解析器(11),所述第一气口(1)经管道依次连接有第一通道控制系统(3)、储液器(5)、第二通道控制系统(4)和第二气口(2);所述第二气口处安装有第二吸附/解析器(21),所述储液器(5)通过泵(6)驱动的传温介质(8)调节厢轿(9)内的温度;所述第一通道控制系统(3)由第一制热通道(31)和第一制冷通道并联构成,所述第一制热通道(3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11),所述第一制冷通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321)和第一冷凝器(322);所述第二通道控制系统(4)由第二制热通道和第二制冷通道并联构成,所述第二制热通道上设置有第三阀门(411),所述第二制冷通道上设置有第四阀门(421)和第二冷凝器(422);关闭第一阀门(311)和第三阀门(411),打开第二阀门(321)和第四阀门(421),高温的汽车尾气进入第一气口(1),加热第一吸附/解析器(11),使第一吸附/解析器(11)的吸附质受热解析,变成蒸气流出,所述蒸汽经过第一通道控制系统(3)的第一制冷通道上设置的第一冷凝器(322)后,蒸汽变为液体流出进入储液器(5);所述储液器(5)通过泵(6)驱动的传温介质(8)吸收厢轿(9)内的温度,实现厢轿(9)的制冷,同时使得储液器(5)内的吸附质吸热变为蒸汽,所述吸附质蒸汽经过第二通道控制系统(4)的第二制冷通道上设置的第二冷凝器(422)后被处于第二气口(2)的第二吸附/解析器(21)吸附;运行一段时间后将第一气口(1)和第二气口(2)置换,如此反复,即可实现厢轿(9)的连续制冷;关闭第二阀门(321)和第四阀门(421),打开第一阀门(311)和第三阀门(411),高温的汽车尾气进入第一气口(1)加热第一吸附/解析器(11),使第一吸附/解析器(11)的吸附质受热解析,变成蒸气流出,经过第一制热通道(31)进入储液器(5),所述储液器(5)通过泵(6)驱动的传温介质(8)向厢轿(9)内提供热量,散热后的低温吸附质蒸汽经过第二制热通道后被处于第二气口(2)的第二吸附/解析器(21)吸附;运行一段时间后将第一气口(1)和第二气口(2)置换,如此反复,即可实现厢轿(9)的连续制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7923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xp‑1‑1‑06)
- 下一篇:门(二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