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场景交互数据可视化系统及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3410.X | 申请日: | 2015-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9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尹隽;翁翔;钱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场景交互数据可视化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服务器、数据挖掘服务器、可视化服务器和显示终端组成;其中,可视化服务器由可视化模块、交互控制模块和场景视觉模块组成;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库服务器、数据挖掘服务器、可视化服务器和显示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顺次连接,可视化模块通过数据接口分别和交互控制模块和场景视觉模块连接。本发明能够快速响应、场景丰富和高度互动,针对大型复杂数据集,实现对数据的深层次和多维度分析,将分析结果以多可视场景的形式直观展现,并通过人机交互实现视觉场景的变换,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多场景交互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工作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场景 交互 数据 可视化 系统 工作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多场景交互数据可视化系统的工作方法,基于的系统由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库服务器(2)、数据挖掘服务器(3)、可视化服务器(4)和显示终端(5)组成,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库服务器(2)、数据挖掘服务器(3)、可视化服务器(4)和显示终端(5)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顺次连接;所述的数据库服务器(2)由网络环境中的一台或者多台计算机和MS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共同构成;所述的数据挖掘服务器(3)由网络环境中的一台或者多台计算机和SAS公司的Enterprise Miner数据挖掘工具软件共同构成;其中所述的可视化服务器(4)由可视化模块(4‑1)、交互控制模块(4‑2)和场景视觉模块(4‑3)组成,所述的可视化模块(4‑1)通过数据接口分别和交互控制模块(4‑2)和场景视觉模块(4‑3)连接;其中所述的视化模块(4‑1)与所述的数据挖掘服务器(3)相连,接收来自数据挖掘服务器(3)的数据,所述的交互控制模块(4‑2)和场景视觉模块(4‑3)与所述的显示终端(5)相连,展现多场景交互的数据可视化结果;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模块(1)采集原始数据,并把采集的原始数据预处理为可处理的标准数据格式;通过RS232、RS485通讯串口或USB接口将标准数据格式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库服务器2;2)数据库服务器(2)将采集到的数据写入到数据库服务器(2)的存储和备份区中,并通过数据库服务器(2)内的数据管理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同时将数据传输至数据挖掘服务器3;3)由于数据量庞大且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挖掘服务器(3)从数据库服务器(2)获取数据,对缺损数据进行过滤防止干扰可视化结果分析,并提取多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对剩余完整数据分类格式转换,并建立各关键词组别下数据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数据挖掘工具分别建立分析数据模型;将统一数据模型后的数据发送给可视化服务器(4);4)可视化服务器(4)中,可视化模块(4‑1)根据场景视觉设计模块(4‑3)集成的可视化图表控件结果,将数据转化为图形、表格、动画,场景视觉模块(4‑3)构建可视化场景表现主题,场景驱动的交互控制模块(4‑2),建立交互操作和可视化图像的联动关系;其中,所述可视化服务器(4)的工作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场景视觉模块(4‑3)构建可视化场景:根据数据挖掘服务器(3)提取的多组关键词进行历史搜索,查找各组关键词对应的可视化场景表现方法,利用程序调用场景视觉模块(4‑3)内的图表控件;b)场景驱动控制:场景视觉模块(4‑3)构建完可视化场景后,制作场景交互的流程图,确定不操作时首先出现的主场景和操作后出现的副场景,以及主、副场景下通过操作产生的隐藏场景;c)交互操作与视图联动:交互控制模块(4‑2)建立交互操作和可视化图像的对应关系,每个可视化场景下的交互操作方法对应一种可视化图像的跳转条件,其中交互操作方式是鼠标浮动、鼠标点击或多图标时的联动响应;d)多可视化组件集成展现:可视化服务器(4)最终将可视化结果集体传送到显示终端(5)进行显示;5)可视化服务器(4)将可视化结果发送至显示终端(5)进行显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9341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产品展示实现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