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径向偏振光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2628.7 | 申请日: | 2015-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8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羽;赵毓静;赵恩铭;张亚勋;刘志海;苑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27 | 分类号: | G02B6/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应用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光镊技术粒子俘获、超分辨显微、激光加工、光信息存储的径向偏振光产生装置。径向偏振光的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单模激光光源、起偏器、第一光功率耦合器、第三光纤、第四光纤、第一光纤偏振态调制器和第二光纤偏振态调制器、第二光功率耦合器、第五光纤、成像装置.本发明是全光纤器件,只需激励起一束LP11模式的光,通过光耦合器将LP11模式的光分成两路,分别进行偏振态调制,之后通过光耦合器实现两路LP11模式光束的叠加,结合了光纤模式理论与耦合理论,不必搭建空间光路系统,且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可以产生各种矢量偏振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向 偏振光 产生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径向偏振光的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光纤(1)、第二光纤(2)、单模激光光源(3)、起偏器(4)、第一光功率耦合器(5)、第三光纤(6)、第四光纤(7)、第一光纤偏振态调制器(8)和第二光纤偏振态调制器(9)、第二光功率耦合器(10)、第五光纤(11)、成像装置(12),其特征在于:第一光纤(1)与第二光纤(2)错位焊接,使得单模激光束在第二光纤(2)的纤芯中激励起LP11模式的光束,LP11模式的光在第二光纤(2)传输,传输光经过第一光功率耦合器(5)平均分配至第三光纤(6)、第四光纤(7),第一光纤偏振态调制器(8)和第二光纤偏振态调制器(9)使得第三光纤(6)、第四光纤(7)传输的LP11模式偏振态互相垂直,第三光纤(6)、第四光纤(7)中传输的光经过第二光功率耦合器(10)耦合至第五光纤(11)输出径向偏振光,由成像装置探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0262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