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8354.2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2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挺兵;郭威;吴兴兵;杨德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步骤:A、苗种选择:以高原地区的鱼类生产和科研单位人工孵化获得的高原鱼类苗种或野外捕捞的野生高原鱼类苗种;B、长途运输:运输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C、运输后恢复:到达目的地后,将鱼苗袋放入控温的养殖桶中平衡水温,消毒结束后将鱼苗捞起,并转入控温养殖桶中暂养;D、日常驯养:鱼苗暂养于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水采用紫外线消毒,光照时间为12L:12D,每天投喂2次,投喂后清理残饵和粪便,保持养殖水质洁净。方法易行,操作简便,鱼苗成活率高且生长稳定,在高原鱼类苗种转向内地运输和驯养过程中,解决了因海拔差和温差大、运输距离长等因素造成鱼苗在内地驯养成活率低的难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原 鱼类 苗种 运输 驯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和驯养方法,其步骤是:A、苗种选择:以高原地区的鱼类生产和科研单位人工孵化获得的高原鱼类苗种或野外捕捞的野生高原鱼类苗种为来源,选择健康个体作为运输和驯养对象,苗种选择的标准是:全长4~6cm,体表无明显外伤,运动活泼,摄食正常;B、长途运输:运输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避免夏季高温和冬季雨雪对运输造成的影响:(1)包装袋准备:规格15cm×86cm,厚度0.8mm的塑料袋;运输时将两个塑料袋套在一起组成双层包装袋;(2)鱼苗运输处理:运输前停食2d;(3)鱼苗装包:按水和氧气体积比为1:3的比例在双层包装袋的内层袋中灌装曝气的自来水,将鱼放入装有包装水的内层袋中,鱼苗密度为500~1000尾/袋,将装好鱼的内层包装袋充满氧,再将两个塑料袋的袋口分别扎紧;(4)装箱:将单个捆扎好的包装袋平放于无破损的泡沫箱中,并在泡沫箱内均匀放置1~2kg的冰块来维持10~18℃,用泡沫填充泡沫箱内的缝隙,最后将泡沫箱用胶带密封;(5)运输:采用空运的方式,将鱼苗从高原运输至内地;C、运输后恢复:到达目的地后,将鱼苗袋放入控温为15℃的养殖桶中平衡水温,待鱼苗袋内水温和养殖桶中的水温温差小于1℃,将鱼苗从鱼苗袋中倒入盛有养殖水的塑料箱中苏醒,5分钟后将鱼苗转入盛有食盐水的塑料箱中消毒15~20min,整个苏醒和消毒过程进行充氧处理,使水体中溶解氧含量高于7mg/L,消毒结束后将鱼苗捞起,并转入控温养殖桶中暂养;D、日常驯养:鱼苗暂养于封闭循环水系统中,循环水采用紫外线消毒,温度控制在15±0.5℃,溶解氧8mg/L,光照时间为12L:12D,每天投喂2次:早上9点和下午4点,商业配合饲料投喂1小时后清理残饵和粪便,保持养殖水质洁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0835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浮式自动化水产养殖设施
- 下一篇:可弹性收缩宠物牵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