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08817.5 | 申请日: | 2015-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2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胥刘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1/087 | 分类号: | F02M31/087;F02G5/02;F02N19/04;F02B2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发动机系统,能够在启动初期利用在燃烧室中燃烧后的尾气对进气进行加热,从而能在发动机启动初期提高进气温度、加快暖机速度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所述发动机系统包括中冷器,该中冷器具有中冷器本体、空气进入口、空气排出口、尾气进入口及尾气排出口,在中冷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多条空气流动管道和多条尾气流动管道,各条空气流动管道及各条尾气流动管道分别平行贴合设置,在位于催化器的尾气流动方向上游侧的第一管道的中途分岔形成有尾气分岔管,在位于催化器的尾气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第二管道的、靠所述催化器一侧的第一位置处,设置有尾气回流管,在第二管道的、比第一位置更远离催化器一侧的第二位置处设置有尾气排放管。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TUR),该涡轮增压器(TUR)用于进入所述发动机系统的空气进行涡轮增压;中冷器(100),该中冷器(100)具有中冷器本体(110)、空气进入口(120A)和空气排出口(120B),在所述中冷器本体(110)内部设置有多条将所述空气进入口(120A)与空气排出口(120B)连通的空气流动管道(112、112、……、112),并设置有用于对涡轮增压后进入所述中冷器本体(110)的所述空气流动管道(112、112、……、112)的空气进行冷却的散热片(111、111、……、111);发动机本体(E),在该发动机本体(E)的燃烧室内使空气与燃料混合燃烧;以及催化器(200),该催化器(200)中具有催化剂,用于对在所述燃烧室内燃烧后的燃烧空气进行催化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100)还包括尾气进入口(130A)及尾气排出口(130B),在所述中冷器本体(110)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将所述尾气进入口(130A)与所述尾气排出口(130B)连通的尾气流动管道(113、113、……、113),各条空气流动管道(112、112、……、112)及各条尾气流动管道(113、113、……、113)分别平行贴合设置,或者是,各条尾气流动管道(113、113、……、113)与各条空气流动管道(112、112、……、112)在横向上交叉贴合设置,在位于所述催化器(200)的尾气流动方向上游侧的第一管道的中途分岔形成有尾气分岔管(WBP),在位于所述催化器(200)的尾气流动方向下游侧的第二管道的、靠所述催化器(200)一侧的第一位置处,设置有尾气回流管(WRP),该尾气回流管(WRP)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位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冷器(100)的所述尾气进入口(130A)连接,所述尾气分岔管(WBP)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尾气回流管(WRP)连接,在所述第二管道的、比所述第一位置更远离所述催化器(200)一侧的第二位置处设置有尾气排放管(WDP),该尾气排放管(WDP)的一端与所述中冷器(100)的所述尾气排出口(130B)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位置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0881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