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效节能蓄热式陶瓷辊道窑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4724.3 | 申请日: | 2015-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7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冯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7B9/24 | 分类号: | F27B9/24;F27B9/3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孔德超,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节能蓄热式陶瓷辊道窑,其包括炉膛以及设置于炉膛内用于输送产品的辊棒,在炉膛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对称分布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辊道窑进一步包括蓄热体,所述蓄热体包括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其中,第一蓄热体的高温侧通过第一高温管道与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二蓄热体的高温侧通过第二高温管道与第二连通管连通,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的低温侧均分别与低温助燃空气通道和低温烟气通道连通。本发明在保证原来炉窑中大部分烟气保持原有流动方向的前提下,利用燃烧器和抽烟管的配合关系改变烟气流向,加强了对炉窑内截面方向上烟气的扰动,减少炉膛温度梯度,有利于提高产品品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效 节能 蓄热 陶瓷 辊道窑 | ||
【主权项】:
一种高效节能蓄热式陶瓷辊道窑,其包括炉膛(1)以及设置于炉膛(1)内用于输送产品(7)的辊棒(11),其特征在于,在炉膛(1)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与炉膛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长度方向均与产品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对称分布以使炉膛(1)内的烟气中的一部分沿产品的移动方向纵向移动,另一部分通过第一连通管或第二连通管处的抽吸作用沿垂直于产品的移动方向横向移动并由该第一连通管或第二连通管排出;所述辊道窑进一步包括蓄热体,所述蓄热体包括第一蓄热体(21)和第二蓄热体(22),其中,第一蓄热体(21)的高温侧通过第一高温管道(5)与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二蓄热体(22)的高温侧通过第二高温管道(6)与第二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一蓄热体(21)和第二蓄热体(22)的低温侧均分别与低温助燃空气通道(3)和低温烟气通道(4)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均分别与一燃气管道连通,在燃气管道与第一连通管或第二连通管之间设有一控制阀;当所述第一连通管作为燃烧器时,第二连通管则作为抽烟管抽吸烟气,此时,第二连通管与燃气管道之间的控制阀关断;当所述第二连通管作为燃烧器时,第一连通管则作为抽烟管抽吸烟气,此时,第一连通管与燃气管道之间的控制阀关断;通过抽烟管排出的烟气一部分进入烟气容置空间,另一部分排出,排出的部分用于生坯的烘干和预热,并根据抽烟管排出的烟气温度对进入燃烧器的助燃空气的流量进行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1472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护液压缸的水膜装置及其防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托辊旋转阻力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