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韭菜迟眼蕈蚊采集笼及其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19405.1 | 申请日: | 2015-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36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峰山;刘春光;刘丽萍;徐振华;李大飞;李超;鲁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韭菜迟眼蕈蚊采集笼及其采集方法,它涉及一种韭菜迟眼蕈蚊采集笼及其采集方法。它包括笼体、纱网覆盖体、底板光源、平皿、支架、斗篷盖和电源。本发明利用昆虫向上爬行的趋势,并利用不同颜色的LED灯来诱导韭菜迟眼蕈蚊,从本发明的40目的纱网覆盖体进入笼体内,由于笼体的其它部位均用80目的纱网覆盖,且纱网覆盖体与支架之间成90o的夹角,因此,进入笼体内的韭菜迟眼蕈蚊很难逃离,被光源吸引进入笼体内的韭菜迟眼蕈蚊,在光源熄灭或者由于体力消耗而落入笼体底部。在本发明的笼体底部准备的培养皿,以便韭菜迟眼蕈蚊进行产卵,筛选最适条件来实现成虫捕捉,同时也可用于田间种群发生规律的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韭菜 迟眼蕈蚊 采集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韭菜迟眼蕈蚊采集笼,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笼体(1)、纱网覆盖体(2)、底板(3)、光源(4)、平皿(5)、支架(6)、斗篷盖(7)和电源(8);所述的纱网覆盖体(2)包括纱网覆盖体一(2‑1)和纱网覆盖体二(2‑2);其中,纱网覆盖体一(2‑1)和纱网覆盖体二(2‑2)均为上下开口的倒圆台形,纱网覆盖体一(2‑1)与纱网覆盖体二(2‑2)在外周部均用40目的纱网覆盖,笼体的其余部分用80目纱网覆盖;所述的笼体(1)下部为底板(3),上部为纱网覆盖体(2),其中底板(3)与纱网覆盖体一(2‑1)的下端通过多个支架(6)连接,纱网覆盖体一(2‑1)的上端与纱网覆盖体二(2‑2)的下端通过多个支架(6)连接;光源(4)通过多个支架(6)与纱网覆盖体二(2‑2)上端连接,光源(4)上覆盖斗篷盖(7),所述的光源(4)与电源(8)连接;其中,纱网覆盖体一(2‑1)和纱网覆盖体二(2‑2)的底部与每个支架(6)连接所成角度均为9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1940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