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层并联设计的大流量立式径向流吸附器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8494.4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2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军;芮道哲;陈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并联设计的大流量立式径向流吸附器及其方法。该吸附器包括壳体、吸附剂填装层、上部单元内侧多孔分布筒、上部单元外侧多孔分布筒、内侧导流筒、下部单元内侧多孔分布筒、下部单元外侧多孔分布筒、外侧导流筒、中间挡板、中间档板填料盖、底部支撑板、整流罩。吸附器内部设计成上下两个独立吸附单元并联的结构,可以消减吸附床层高度对流场均布的不利影响,使立式径向流吸附器的最大设计高度显著提高。分层并联设计的立式径向流吸附器在相同空气处理量的条件下具有外壳直径小、占地面积小、流场均匀度高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层 并联 设计 流量 立式 径向 吸附 及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分层并联设计的大流量立式径向流吸附器,其特征包括进气管(1)、底部球罐(2)、整流板(3)、底部支撑板(4)、下部单元外侧多孔分布筒(5)、下部单元内侧多孔分布筒(6)、外侧导流筒(7)、吸附器筒体(8)、内侧导流筒(9)、上部单元外侧多孔分布筒(10)、上部单元内侧多孔分布筒(11)、顶部球罐(12)、排气管(13)、顶部填料口(14)、中间挡板(15)、中间挡板填料盖(16)、吸附剂填装层(17);底部球罐(2)、吸附器筒体(8)、顶部球罐(12)、顶部填料口(14)焊接在一起形成吸附器的壳体,壳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1),顶部设置有排气管(13),上部单元内(11)、外(10)侧多孔分布筒两端分别与顶部球罐(12)下侧和中间挡板(15)上侧焊接,形成上部吸附单元,下部单元内(6)、外(5)侧多孔分布筒两端分别与中间档板(15)下侧和底部支撑板(4)上部焊接,形成下部吸附单元,底部支撑板(4)的下部焊接整流板(3),下部单元外侧多孔分布筒(5)与下部单元内侧多孔分布筒(6)之间填充吸附剂填装层(17),上部单元外侧多孔分布筒(10)和上部单元内侧多孔分布筒(11)之间填充吸附剂填装层(17),外侧导流筒(7)、中间档板(15)中间档板填料盖(16)、内侧导流筒(9)将吸附器内部的气体分成两股互不干扰的气流,分别在上、下两个吸附单元中独立处理,这两个吸附单元在轴向方向上堆叠,形成上下两层的关系,且共用同一个进气管(1)和同一个排气管(13),类似电路中并联连接关系,因此将这种设计形式命名为分层并联设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3849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