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激光3D打印技术制备铝合金结构件的材料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38884.1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9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磊;高波;张光耀;朱文波;何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C22C21/00;B22F1/00;B33Y7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5112 | 代理人: | 唐修豪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激光3D打印技术制备铝合金结构件的材料及方法,将CAD三维实体模型切片技术,数字编程技术,激光快速成形技术,材料合成技术等技术融合为一体,在无需任何专用模具和工装条件下,在铝合金基体上,以质量百分比为:Al:80.0,Fe:3.0,Cu:2.0,Si:3.0,Ti:4.0,B:3.0,Mn:1.5,C:2.0,Ce:1.5的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束快速熔化、凝固进行“多层熔覆堆积”,直接从零件数字模型一步完成高性能、全致密、高疲劳寿命等综合性能好的铝合金结构件。该方法成本低、周期短、材料利用率高,适用于大型、复杂铝合金结构件的一体化快速成型制造,制备的零件形状和大小不受限制,可以满足结构整体化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激光 打印 技术 制备 铝合金 结构件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使用激光3D打印技术制备铝合金结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真空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方法分别制备出Al、Fe、Cu、Si、Ti、B、Mn、C和稀土Ce共9种粉末,各粉末纯度≥99.99%,粒度0.050~0.250mm,将上述各粉末按照质量百分比为Al:80.0%,Fe:3.0%,Cu:2.0%,Si:3.0%,Ti:4.0%,B: 3.0%,Mn :1.5%,C:2.0%,Ce:1.5%进行配制,并采用球磨机均匀混合12小时以上,粉末混合均匀后放入120℃的烘干箱烘干4小时以上,再置于激光自动送粉器中备用;2)将厚度大于5mm的铝合金基体材料的表面用800 #棕刚玉砂纸打磨20分钟、LCD抛光布抛光20分钟以上,用5%~10%的稀盐酸酸洗20分钟以上,用清水清洗,将铝合金基体放入高真空辉光等离子渗金属设备中阴极上,抽真空到1×10‑2 pa以上,在电压‑500~‑900V,电流3~8A参数下清洗50分钟,冷却到室温后取出,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用丙酮清洗30分钟以上,冷却到室温后取出待用;3)用切片技术将需要3D打印的结构件的连续三维数模离散成层厚为600~900μm及顺序的分层切片,将需要3D打印的结构件的三维数据信息转换成一系列二维数据,并根据切片轮廓设计一定的激光工艺参数,沿由二维平面数据所确定的扫描轨迹生成每一层的数控加工程序,传递给计算机数控装置;所述激光熔覆的工艺参数为:输出功率3.5~5kW,光斑直径5~8mm,扫描速度1200~2000mm/min,搭接率20%~25%;4)将铝合金基体放置在氮气保护装置内,预先充入一定流量的高纯氮气,使氮气保护装置腔内氧含量小于50μL∕L;所述高纯氮气流量为5~30L·min‑1,纯度≥99.99%;5)运行程序,激光束按照预定轨迹运行,通过激光自动送粉器,将步骤1)中的混合粉末喷射到激光束产生的熔池中,形成与基材冶金结合的激光熔覆层,通过每一层的数控加工程序实现逐层激光熔覆,获得一个熔覆截面,一层熔覆,激光头上升一个切片厚度的高度再熔覆第2层,并使第2层与第1层冶金结合在一起,逐层熔覆,最终得到所需要形状的三维铝合金结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3888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