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渗透气藏转向重复压裂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44184.3 | 申请日: | 201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7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许洪星;李燕红;王祖文;张冕;池晓明;廖乐军;高红平;郭艳萍;杨燕;纪冬冬;李杉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6 | 分类号: | E21B43/2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张恒阳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渗透气藏转向重复压裂工艺方法,其具体工艺方法按照如下步骤实施气井初次压裂失效或低效原因分析、转向重复压裂前储层评估、转向重复压裂选井选层决策、岩石力学参数与地应力测试、转向重复压裂地应力场变化模拟、裂缝几何参数与导流能力优化、转向重复压裂工艺优化、压裂液及转向剂研究、重复压裂施工、重复压裂后评估。其中选井选层决策与剩余气检测、压裂设计与裂缝检测互为验证体系,且使用新型裂缝转向剂的低渗透气井转向重复压裂工艺方法。本发明实现了低渗透气藏转向重复压裂“一体化”设计,具有设计环节宏观整合、局部创新、紧密衔接、互为验证、设计先进、技术优势明显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 转向 重复 工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低渗透气藏转向重复压裂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过程依次为压前分析评估、建模模拟以及压裂施工三部分:(1)、压前分析评估分别包括初次压裂失效或低效原因分析、压前评估以及选井选层决策:a、初次压裂失效或低效原因分析:分析气井初次压裂低产及低效原因,如果分析结果显示,是由于地质原因导致低产,则无需重复改造;如果分析结果显示,是由于工程原因,则进行下一步评估分析;b、压前评估:对气井地层压力和单井剩余可采储量进行压前评估,将地层压力和单井剩余可采储量评估结果与地层压力实测、含气饱和度测井结果分别对比,对比的匹配率若不足90%,则校正压前评估,校正后达到90%匹配率后评估的压力系数应不低于0.7或单井采出程度不大于30%,若二者有一项不符合则不进行重复改造;c、选井选层决策:根据气井中管柱的受力情况,确定老井管柱能否顺利起出和更换,无法起出和更换不改造,若能够起出和更换则对起出更换费用进行核算并与更换后气井预计产出比较,预计产出高进行下一步改造,反之不改造;(2)、建模模拟是根据压前分析评估确定对气井改造后分别进行转向重复压裂地应力场变化模拟和裂缝几何参数与导流能力优化:a、转向重复压裂地应力场变化模拟:建立气田原始地应力、初次压裂诱导地应力、生产诱导地应力、温度诱导地应力和压裂液虑失诱导地应力模型,通过求解模拟重复压裂应力场变化规律,模拟出应力差、生产压差、裂缝长度和宽度因素对应力转向区域大小的影响,模拟结果有应力转向,根据模拟结果进行下一步的重复改造,并且不用暂堵剂,若模拟结果应力没有转向,需要采取暂堵措施,使用暂堵剂使裂缝转向,模拟出随生产的进行井眼周围孔隙压力变化情况、转向重复压裂的最佳时机以及应力转向区大小;b、裂缝几何参数与导流能力优化:建立重复压裂井地质模型,收集整理区块分层、测井解释、射孔压裂资料、生产数据、单井数据,然后使用地质三维建模软件petrel,建立地质模型,以提高采收率为评价标准,结合上述步骤中分析的应力转向区大小,通过油藏数值模拟优化转向重复压裂新裂缝的长宽高值;(3)压裂施工是首先根据重复压裂新裂缝的长宽高值,利用压裂设计软件 FracproPT设计重复压裂施工参数,施工参数包括液量、砂量、排量、砂比参数及加砂程序;然后进行重复压裂施工:按要求准备压裂设备、压裂液材料及暂堵剂,按照上述步骤确定的重复压裂施工参数进行重复压裂施工,施工完成后进行转向重复压裂评估,判断转向与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4418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