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抗菌脂肽[△Leu3]Surfactin、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0563.3 | 申请日: | 2015-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54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别小妹;姜健;陆兆新;张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C12N15/75;C12N15/31;C12P21/02;C12R1/125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生产领域,提供一种新型抗菌脂肽,命名为[ΔLeu3]Surfactin,共有3种组分,包括C13的抗菌脂肽类化合物1、包括C14的抗菌脂肽类化合物2、包括C15的抗菌脂肽类化合物3,分子量分别为909、923、937Da。本发明还提供产该抗菌脂肽工程菌枯草芽孢杆菌LS1菌株的构建方法及该抗菌脂肽的制备过程和应用。[ΔLeu3]Surfactin是一种新型surfactin类抗菌脂肽,相比于surfactin其具有较弱的溶血活性,但对短小芽孢杆菌、藤黄微球菌、蜡状芽孢杆菌都有抑制作用,能够防治多种植物病害,其毒性较低,在生物防治、食品加工和农产品贮藏保鲜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抗菌 leu3 surfactin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抗菌脂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目的基因D‑Leu模块删除后的surfac tinA上下游序列与pKS2载体连接,获得重组载体pKS2‑srfA‑A‑△Leu;以重组载体pKS2‑srfA‑A‑△Leu转化枯草芽孢杆菌PB2‑L1,通过PKS2质粒诱导敲除、筛选,获得产[△Leu3]Surfactin的工程菌枯草芽孢杆菌LS1菌株;将枯草芽孢杆菌LS1活化,制成浓度为107~108cfu/l的种子液;将枯草芽孢杆菌LS1种子液以5%浓度接种于Landy发酵培养基中,在30℃和150rpm条件下培养72h,得到抗菌脂肽发酵液;将抗菌脂肽发酵液在5000r/min下离心25min除去菌体,上清液调pH至2.0,低温4℃过夜,5000r/min离心20min取沉淀,用甲醇溶解,调节pH至7.0,于磁力搅拌器上4℃低温搅拌5h,10000r/min离心20min后得到的上清液即为[△Leu3]Surfactin粗提物;将[△Leu3]Surfactin粗提物进一步进行纯化,过程为:将[△Leu3]Surfactin粗提物采用RP‑C18柱进行HPLC分离纯化;洗脱液为含3.8mmol三氟乙酸的水和乙腈溶液,洗脱柱为4.6mmΦ×250mm;梯度洗脱条件为:0~10min,60%体积B相、40%体积A相;10~20min,93%体积B相、7%体积A相;流速为0.83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HPLC洗脱保留时间为16~17min,获得纯化抗菌脂肽[△Leu3]Surfactin;其中,B相为3.8mmol三氟乙酸的乙腈溶液,A相为含3.8mmol三氟乙酸的水;其中,产[△Leu3]Surfactin的工程菌枯草芽孢杆菌LS1菌株得构建方法如下:(1)以枯草芽孢杆菌PB2‑L1菌株总DNA为模板,引物对5′srfA‑A‑△Leu‑up‑F和3′srfA‑A‑△Leu‑up‑R进行上游片段PCR扩增,5′srfA‑A‑△Leu‑down‑F和3′srfA‑A‑△Leu‑down‑R进行下游片段PCR扩增;其中,5′srfA‑A‑△Leu‑up‑F序列为:5′‑CAAGATACGTATCCT‑3′、△srfA‑A‑△Leu‑up‑R序列为:5′‑AGTCGGAAGCGTCAG‑3′;5′srfA‑A‑△Leu‑down‑F序列为5′‑CAGGAGGGAATGCTG‑3′、3′srfA‑A‑△Leu‑down‑R序列为5′‑CCACTTGATGTAATC‑3′;(2)以步骤(1)获得的上游和下游片段为模板、上下游连接序列引物:5′srfA‑A‑△Leu(KpnI)‑F和3′srfA‑A‑△Leu(XhoI)‑R进行重叠PCR,获得D‑Leu模块删除后的surfactinA上下游序列连接产物即重叠PCR连接产物;其中,5′srfA‑A‑△Leu(KpnI)‑F的序列如5′‑GGTACCCAAGATACGTATCCT‑3′所示,3′srfA‑A‑△Leu(XhoI)‑R的序列如5′‑CTCGAGCCACTTGATGTAATC‑3′所示;(3)将获得的重叠PCR连接产物与质粒PMD‑19T重组,获得重组质粒PMD‑19T‑△Leu;(4)以Kpn I和XhoI双酶切重组质粒PMD‑19T‑△Asp获得目的基因D‑Leu模块删除后的surfactinA上下游序列;所述的PKS2质粒诱导敲除、筛选过程为:将转化了重组载体pKS2‑srfA‑A‑△Leu的枯草芽孢杆菌PB2‑L1单克隆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37℃下转接3代后,培养过夜,涂布5mg/L卡那霉素浓度的Kan平板并置于37℃下培养,转接3代后,长出的枯草芽孢杆菌单菌落即为发生同源重组单交换的转化子;转接重组单交换的转化子到LB中,30℃下培养36h后,涂布到LB平板,置于37℃下培养12h后随机挑取平板中3000个单菌落接种于Kan平板,选择Kan平板上不生长的对应的在LB平板上生长的单菌落就是疑似枯草芽孢杆菌敲除株;对疑似枯草芽孢杆菌进行PCR进一步鉴定获得枯草芽孢杆菌敲除株,其过程为:以疑似枯草芽孢杆菌敲除株单菌落总DNA为模板,上下游连接序列引物5′srfA‑A‑△Leu(KpnI)‑F和3′srfA‑A‑△Leu(XhoI)‑R引物、pKS2质粒验证引物PKS‑1058‑ERM‑F和PKS‑1058‑ERM‑R进行PCR鉴定,如果扩增出1107bp条带,说明上下游连接序列已经成功导入到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中,枯草芽孢杆菌敲除株LS1成功获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5056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