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栽植人工水草的透水型河流丁字坝及其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54828.7 | 申请日: | 2015-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5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锋;马君健;赵长盛;丁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A01G33/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褚庆森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的栽植人工水草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包括依次间隔均匀分布的木桩,木桩固定于河流的泥土之中;特征在于:木桩的外围设置有一层土工布,木桩所围区域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粗砾石层和细砾石层,细砾石层的上方设置有碎石层,碎石层中栽植有水生植物;细砾石层的两侧均匀固定有若干栽培筒,栽培筒内种植有人工水草;来水方向一侧土工布的下部设置有底端进口,背向来水方向一侧土工布的上部设置有上端出口。本发明的栽植人工水草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及其建造方法,水流在丁字坝内由低至高地流动,有利于水体与植物根系充分接触,增加了对河流的净化能力,结构简单合理,建造成本低,对河流的净化能力强,有益效果显著,便于应用推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栽植 人工 水草 透水 河流 丁字 及其 建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栽植人工水草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的建造方法,人工丁字坝包括依次间隔均匀分布的木桩(1),木桩的底端固定于河流的泥土之中;所述木桩的外围设置有一层透水的土工布(2),所有木桩所围区域的内部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粗砾石层(3)和细砾石层(4),细砾石层的上方设置有碎石层(5),碎石层中栽植有对河流进行净化的水生植物(6);细砾石层的两侧均匀固定有若干栽培筒(7),栽培筒内种植有对河流净化的人工水草(8);来水方向一侧土工布的下部设置有便于水流进入的底端进口(9),背向来水方向一侧土工布的上部设置有便于水流流出的上端出口(10);所述栽培筒(7)的两端开口,栽培筒以开口朝外的倾斜形式固定于细砾石层(4)中;所述丁字坝的宽度为河流宽度的1/3~1/2,丁字坝的厚度为0.5~1m,丁字坝的高度处于河流水位线上下0.2m范围之间;其特征在于:栽植人工水草的透水型人工丁字坝的建造方法,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a).固定木桩,根据河流水位线确定所建丁字坝的高度,选取合适长度的木桩,按照所建丁字坝的宽度和厚度,均匀地将木桩打入河流的泥土之中,实现对木桩的固定;b).铺设粗砾石层,所有木桩固定完毕后,选取直径大小为5~10cm的石块铺设于木桩所围区域的下方,以形成稳固的丁字坝下半部分的基础;c).铺设细砾石层并安放栽培筒,在粗砾石层的上方铺设直径大小为1~5cm的石块,以形成丁字坝上半部分的基础;在铺设细砾石层的过程中,在石块中依次均匀地嵌入栽培筒,并保证栽培筒以倾斜形式布置;d).铺设碎石层,将石块直径小于1cm的碎石铺设于细砾石层的上方,以形成栽植水生植物的碎石层;e).缠绕土工布,在木桩的外围缠绕土工布,以使土工布对木桩、粗砾石层和细砾石层进行包裹;f).暴露栽培筒的处理,在土工布上与细砾石层上的栽培筒相对应的部位开孔,以使栽培筒的外侧开口暴露出来;g).形成水流的进口和出口,将丁字坝上朝向来水方向一侧土工布的下部剪去,以形成便于河流中水流进入的底端进口;将丁字坝上背向来水方向一侧土工布的上部剪去,以形成便于河流中水流流出的上端出口;h).固定人工水草,将人工水草固定于栽培筒内,使得丁字坝的两侧布满对水体具有净化功能的人工水草;i).栽植水生植物,将带有根系的水生植物栽植于碎石层中,以在丁字坝的上表面布满对河流净化的水生植物;这样,就形成了永久性透水丁字坝,河流水经丁字坝的底端进口进入丁字坝,经丁字坝中的粗砾石层、细砾石层和碎石层的截留,有利于水生植物和人工水草对河流中氮、磷元素的吸收,消除水体的富营养化,增加了河流的自净能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5482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顶扶壁衡重板式路堑支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泥石流冲击力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