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革废水的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1470.0 | 申请日: | 201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3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于军;苏强;高磊;陈华东;苟晓东;刘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制革废水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硫废水进行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排放,沉淀后的污泥脱水处理;(2)对含铬废水采用碱沉淀法进行脱铬处理,沉淀后的上清液排放;(3)将其它废水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上清液排放,污泥与步骤(4)中产生的综合废水污泥混合处理;(4)步骤(1)、(2)和(3)排放的出水进入调节池,混合成综合废水,经调节后提升至混凝沉淀池,沉淀后的清液进行生化处理。本发明预处理后的综合废水中SS污染负荷可削减95%以上,COD 污染负荷可削减70%以上,总氮负荷可削减30%以上,硫化物、总铬等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得到有效控制,能够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稳定运行的要求。处理效果稳定,有利于生物系统的稳定运行。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革 废水 预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制革废水的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制革生产过程中收集的含硫废水通过格栅筛除大颗粒杂物和调节池调节水量及均衡水质后引入沉淀池进行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排放,沉淀后的污泥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滤液与沉淀后的上清液混合排放,污泥外运处置,控制排放水中SS≤800mg/L,如果大于800mg/L,应及时排除沉淀池内沉积的污泥;(2)对制革生产过程中收集的含铬废水通过格栅筛除大颗粒杂物和调节池调节水量及均衡水质后,采用碱沉淀法进行脱铬处理,沉淀后的上清液排放,沉淀的铬泥经脱水后外运处置,控制排放的上清液总铬含量小于1.5mg/L;(3)将制革生产过程中收集的其它废水通过格栅筛除大颗粒杂物后引入预沉池进行沉淀处理,沉淀后的上清液排放,污泥与步骤(4)中产生的综合废水污泥混合进行脱水处理,控制排放上清液的SS≤500mg/L;(4)步骤(1)、步骤(2)和步骤(3)的排放水进入调节池,混合成综合废水,经调节后提升至混凝沉淀池,沉淀后的上清液进行生化处理,沉淀后的综合废水污泥与步骤(3)中产生的污泥混合进行脱水处理,控制沉淀后的上清液pH 7‑10、S2‑﹤50mg/L、总铬﹤1.5mg/L以及SS≤500m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6147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鲁奇炉煤气化废水处理方法
- 下一篇:畜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