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合金表面改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3277.0 | 申请日: | 2015-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6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赵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8/00 | 分类号: | C23C28/00;C23C22/60;C25D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表面改性方法,将镁合金表面预处理后进行微弧氧化,形成微弧氧化涂层,然后在微弧氧化涂层上沉积聚多巴胺,将沉积上聚多巴胺的镁合金浸入羟基磷灰石溶液中得到表面改性的镁合金。微弧氧化可以为镁合金提供腐蚀防护作用,羟基磷灰石属于生物活性可降解陶瓷,将其沉积于微弧氧化镁合金表面,则可以有效提高生物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和生长,从而满足镁合金作为体内植入材料的需求。本发明与现有的电沉积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相比,无需仪器设备,成本较低,扩大了应用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镁合金 表面 改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镁合金表面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基材表面预处理将镁合金表面进行预处理,获得具有洁净金属表面的镁合金;(2)微弧氧化以5~50 g/L Na2SiO3溶液和1~5 g/L KOH溶液为电解液,步骤(1)处理后的镁合金为阳极,石墨为阴极,将镁合金和石墨浸入电解液中,采用电压为200~500V、频率为100~1000Hz、占空比为10%~50%、阴阳间距为3~6cm的直流脉冲电源对镁合金进行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处理时间为5~30min,得到表面具有微弧氧化涂层的镁合金;(3)沉积聚多巴胺将步骤(2)处理后的镁合金在1~6 mg/mL的盐酸多巴胺溶液中浸泡0.5~8小时,得到表面沉积聚多巴胺薄膜层的镁合金;所述盐酸多巴胺溶液用10 mM,pH值为8.5的Tris缓冲溶液配制;(4)沉积羟基磷灰石将步骤(3)处理后的镁合金在0.1~1 mol/L的羟基磷灰石溶液中浸泡0.5~8小时,得到表面改性的镁合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6327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