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叶风分智能追踪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65626.2 | 申请日: | 2015-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3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宁;付伟涛;李家发;陈卓;秦家文;王韩辉;周林;彭马留;杨勇;刘洪瀑;王献友;高攀;田静;孟昭文;薛源玥;尤祥宇;范茂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师宗复烤厂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57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烟草行业用于打叶复烤生产线的打叶风分智能追踪控制方法。通过将特殊设计的空气流体推力传感器内置于风分仓内,直接检测风分仓内风分烟叶的空气流体推力,将其电信号反馈给打叶风分控制系统,通过在系统内增加的PID控制器或者PID控制功能模块对检测值、经验修正量(前馈)和操作者对风分工艺质量的设定值进行比较、运算后,形成风分风机控制变频器的频率数据并及时自动调整变频器参数,实现对风分仓风速的闭环控制,达到稳定控制风分仓风速,解决风分生产系统产品质量波动以及风分效率不高等问题。该方法具有与风分仓内外空气压差无关的特性,实时智能追踪风分设备运行状况与打叶操作者预设的指标间的偏差并调控到最佳值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打叶风分 智能 追踪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打叶风分智能追踪控制方法,其特征是,通过将空气流体推力传感器内置于风分仓内,直接检测风分仓内空气气流对烟叶的风分推力,将其电信号反馈给打叶风分控制系统,通过系统对检测值、前馈经验修正量和操作者对风分工艺质量的设定值进行比较、运算后,形成风分风机控制变频器的频率数据并及时自动调整变频器参数,最终实现对风分仓风速的闭环控制,达到稳定控制风分仓风速,解决由电压波动、大气压力变化、环境温度变化或者风分器内局部堵料形成的风路不畅所致的风速变化四方面因素造成的风分生产系统产品质量波动以及风分效率不高的问题;该方法的核心内容如下:1)、设置风分器空气流体推力检测系统,采用能与风分仓结构及烟叶打叶分选原理相匹配的空气流体推力传感器(6),并将该传感器安装在风分仓(1)内适当位置,检测风分仓内物料实际受到的风分气流的作用力,并将测量得到的风分仓内风力变化量以模拟量或者数字量电信号输出给后续的智能追踪控制系统;空气流体推力传感器(6)由推力感应装置(6.3)、设置在推力感应装置(6.3)上部的推力检测信号处理器(6.6)、设在推力检测信号处理器(6.6)顶部的壳体(6.5)、罩在推力感应装置(6.3)及推力检测信号处理器(6.6)下部的防护网架(6.4)四大部件构成;其结构为:推力感应装置(6.3)由横向设置的弧形推力感应板(6.3a)、垂直连接在弧形推力感应板(6.3a)上并与推力检测信号处理器(6.6)相连接的推力传递杆(6.3b)组成;推力检测信号处理器(6.6)由设在下部的推力检测体(6.6a)、中部的信号放大电路(6.6b)、上部的ADC模数转换器(6.6c)等电器组件组成;壳体(6.5)由容器形封装外壳(6.5a)和不锈钢管支架(6.1)组成;防护网架(6.4)由上部的盆形防护骨架(6.4a)和底部的防护网罩(6.4c)组成,空气流体推力传感器采用绝缘电缆输出电信号。2)、设置打叶风分智能追踪控制模型:为风分智能追踪与控制的闭环控制模型,算法采用自适应PID控制模式;3)、设置打叶风分智能追踪控制支系统:为在原有生产线控制主系统中增加的实现风分仓风分风力智能追踪控制功能的支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a)PID控制器或者打叶风分智能控制参数调整模块;b)PID控制器或者打叶风分智能控制PLC模拟量模块;c)打叶段风机控制变频器;根据模型在打叶风分生产线主控制系统中增加数据采集,调整相应的控制程序中的PID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师宗复烤厂,未经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师宗复烤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6562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操作速度获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移动终端的身份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