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深红红螺菌转化多种含纤维素副产物制取饲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4500.1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9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游玲;尹礼国;朱文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K10/18 | 分类号: | A23K10/18;A23K10/3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深红红螺菌转化多种含纤维素副产物制取饲料的方法,将原料与酸溶液混合均匀;升温、保温后加入CaCO3进行第一次中和;再加入氨水溶液混合密闭保温、降温,用酸调PH至7;加入深红红螺菌发酵剂,纤维素酶混合均匀后开始发酵;发酵6‑7 d结束,干燥后得深红红螺菌发酵固态饲料;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1、本发明具有将纤维素原料温和降解与全利用原料来制取高蛋白低纤维饲料的优点,提高了纤维素原料价值,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对设备要求与投资;2、将纤维素原料有限酸水解,并且糖化与发酵合并为一步骤,具有缩短制作周期,简化了工艺过程;3、对原料通用性强,为进一步扩大木质纤维的原料范畴提供借鉴。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深红 红螺 转化 多种 纤维素 副产物 制取 饲料 方法 | ||
【主权项】:
利用深红红螺菌转化含纤维素副产物制取饲料的方法,其特征是:a.将100份粉碎至40‑60目原料,保持含水率为9.8‑10.2%,与100‑150份的1%浓度的硫酸或磷酸溶液混合均匀;升温至90‑100℃,保温1‑1.5 h;加入1.5‑2份CaCO3进行第一次中和;b.再加入0.2‑0.4%浓度的氨水溶液200‑400份混合均匀,于90‑95℃密闭保温1.5‑2.5h;再将混合物降温至35‑36℃,用1%浓度的磷酸或硫酸溶液调pH至7;c.加入40‑60份的深红红螺菌发酵剂,其菌数5×106‑4×108个/ml,与纤维素酶混合均匀后开始发酵;其中,每克纤维素使用30‑38FPU的纤维素酶;发酵过程中维持发酵温度35‑36℃,搅拌转速160r/min,通入空气维持溶氧量0‑0.5%饱和度,发酵醪表面光照强度650‑3400Lux,发酵醪厚度15‑16cm,发酵醪pH下降至6时补充0.1 %浓度的氨水溶液调至pH至7.2;发酵6‑7d结束,将发酵醪干燥至含水量10‑10.2%,得深红红螺菌发酵固态饲料;所述原料为选自丢糟、酱渣、秸秆、醋渣中的任一种;所述的深红红螺菌来源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No. 1.5005;发酵剂菌种个数由稀释平板计数法确定;所述的纤维素酶的酶活测定方法如下:纤维素酶的FPU,即滤纸酶活,采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通用定义方法;以上步骤所用原料份数均为重量份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学院,未经宜宾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7450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