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框锻件变厚度板坯的预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5577.0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1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刘嘉辰;赵晓东;陈慧琴;刘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隔框锻件变厚度板坯的预成形模具及方法,属于航空航天工业锻造成形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预成形模具包括上凸模、下凹模和顶出机构,预成形方法依次采用以下步骤1)、确定变厚度板坯形状尺寸;2)、由变厚度板坯形状尺寸确定与其体积相等、平面图面积相同的等厚度板坯;3)、设计预成形模具;4)、等厚度板坯加热至始锻温度并保温,同时预成形模具预热;5)、预成形模具和等厚度板坯喷涂润滑剂;6)、等厚度板坯置于预成形模具凹槽内并加载施压,加载行程结束并保压后卸载回程,顶杆将变厚度板坯顶出凹槽,即变厚度板坯。本发明可获得尺寸精度高的变厚度板坯,提高模锻成形后的隔框锻件质量,有效避免紊流、穿流、折叠等缺陷。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件 厚度 成形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隔框锻件变厚度板坯的预成形方法,依次采用如下步骤:1)、根据所要成形的隔框锻件的形状尺寸,确定变厚度板坯(115)的形状尺寸;2)、由变厚度板坯(115)形状尺寸确定与其体积相等、平面图面积相同的等厚度板坯(114);3)、根据变厚度板坯(115)形状尺寸设计变厚度板坯预成形模具;4)、根据板坯材质的不同,将等厚度板坯(114)经加热炉加热到该材质固有的始锻温度并保温45~50min,将预成形模具预热到250~350℃;5)、将预成形模具和等厚度板坯(114)喷涂润滑剂;6)、将等厚度板坯(114)置于预成形模具凹槽内并加载施压,直到加载行程结束,保压5~10s后卸载回程,顶杆将变厚度板坯(115)向上顶出凹槽,得到变厚度板坯(115);其特征是所述确定变厚度板坯形状尺寸的步骤是:1)、根据所要成形的隔框锻件形状尺寸,绘制隔框锻件三维造型图;2)、绘制隔框锻件的长宽面的平面图;所述长宽面即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一个面;3)、在平面图中将隔框锻件划分成若干单元的组合体,并对单元进行编号;所述单元由中间肋(103)中心线所围成的最小区域闭合体或者由中间肋中心线与隔框锻件外轮廓线所围成的最小区域闭合体;4)、分别计算平面图中每个单元的平面图面积Si;分别计算每个单元的体积Vi;根据公式:分别计算每个单元的理想厚度H*i;5)、对变厚度板坯每个单元的平面图面积Si和理想厚度H*i进行简化处理,得到变厚度板坯每个新单元的平面图面积Sj和厚度Hj;所述简化处理即将厚度差小于1mm的相邻单元合并成一个新单元,并对未合并的单元和合并后的新单元重新依次编号;分别计算每个新单元的平面图面积Sj和新单元的体积Vj;根据公式:计算每个新单元的理想厚度H*j;新单元的体积Vj为被合并单元的体积之和,新单元的平面图面积Sj为被合并单元的平面面积之和;各未合并单元的体积和平面图面积与修正前相同;将理想厚度H*j四舍五入取整,得到每个新单元的厚度Hj;6)、对简化处理后的不同厚度交界处形成的台阶采用过渡斜坡进行修正;即将相邻新单元之间产生的台阶的高阶位置减掉一个横截面是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体积,将该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体积增加到相邻新单元之间产生的台阶的低阶位置处;使高阶与低阶之间由倾斜平面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7557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减少排气歧管铸造夹渣缺陷的方法
- 下一篇:冲床自动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