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分流复合式防排水综合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和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75660.8 | 申请日: | 2015-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6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毛正君;魏荣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F16/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分流复合式防排水综合系统,包括围岩防排水系统和隧道内部排水系统,围岩防排水系统包括防排水层和围岩排水集水管,防排水层由多块对接设置的防排水板构成,围岩排水集水管由混凝土预制管和盖板构成;隧道内部排水系统包括左集水槽、右集水槽和隧道内部排水集水管,以及左排水管和右排水管,隧道内部排水集水管安装在集水管底座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隧道分流复合式防排水综合系统的施工方法和一种隧道分流复合式防排水综合系统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施工方便,实现了围岩防排水和隧道内部排水的分流,综合了防、排水两种功能,提高了隧道整体防排水效果,能够彻底解决隧道裂缝、渗漏、冻胀、积水或结冰等隧道顽疾。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分流 复合 排水 综合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隧道分流复合式防排水综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岩防排水系统和隧道内部排水系统,所述围岩防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初期支护(9)与隧道二次衬砌(7)之间的防排水层(8)和设置在隧道初期支护(9)底部中间位置处且沿隧道走向布设的围岩排水集水管(10),所述防排水层(8)由多块对接设置的防排水板构成,所述围岩排水集水管(10)由设置在防排水层(8)底部的横截面为U字型的混凝土预制管(10‑1)和设置在防排水层(8)顶部且用于覆盖混凝土预制管(10‑1)的顶部敞口的盖板(10‑2)构成,防排水层(8)在位于混凝土预制管(10‑1)顶部的位置处断开;所述防排水板包括防排水板本体(8‑3)以及分别设置在防排水板本体(8‑3)两侧的第一保护层(8‑2)和第二保护层(8‑4),所述第一保护层(8‑2)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8‑1),所述缓冲层(8‑1)紧贴隧道初期支护(9)设置,所述第二保护层(8‑4)紧贴隧道二次衬砌(7)设置,所述防排水板本体(8‑3)上与第一保护层(8‑2)相接触的一面竖向间隔设置有多条竖向排水槽(8‑5),所述防排水板本体(8‑3)上与第一保护层(8‑2)相接触的一面横向间隔设置有多条水平向排水槽(8‑6),多条竖向排水槽(8‑5)和多条水平向排水槽(8‑6)相互交叉形成了多个排水网格;所述隧道内部排水系统包括设置在隧道内路面左侧的左集水槽(4‑1)、设置在隧道内路面右侧的右集水槽(4‑2)和设置在隧道内路面底部中间位置处且沿隧道走向布设的隧道内部排水集水管(1),以及埋设在路面下用于连通左集水槽(4‑1)与隧道内部排水集水管(1)的多根左排水管(2‑1)和埋设在路面下用于连通右集水槽(4‑2)与隧道内部排水集水管(1)的多根右排水管(2‑2),所述隧道二次衬砌(7)的顶部中间位置处沿隧道走向设置有集水管底座(3),所述隧道内部排水集水管(1)安装在集水管底座(3)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7566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