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4-甲基邻苯二甲酸和1;3-二(4-吡啶)丙烷混配钴配合物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80440.4 | 申请日: | 2015-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8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韩民乐;马录芳;冯勋;常新红;吴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F15/06 | 分类号: | C07F15/06;H01F1/4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4‑甲基邻苯二甲酸和1,3‑二(4‑吡啶)丙烷混配钴配合物及制备方法,所述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o2(mph)2(bpp)]}∞,其中mph为4‑甲基邻苯二甲酸阴离子配体,bpp为1,3‑二(4‑吡啶)丙烷,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具有稳定性好,合成简单,操作方便,产率高和可重现性好等优点;所得晶体样品的磁性测试结果,为进一步开发磁性功能分子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可以作为磁性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得到开发应用;所得配合物的热重分析表征显示其骨架在330℃左右仍能稳定存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为其作为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保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烷 邻苯二甲酸 开发应用 钴配合物 配合物 混配 制备 邻苯二甲酸阴离子 合成 材料科学领域 磁性材料 磁性测试 磁性功能 分子材料 晶体样品 可重现性 理论基础 热稳定性 热重分析 产率 配体 保证 开发 | ||
【主权项】:
1.一种4‑甲基邻苯二甲酸和1,3‑二(4‑吡啶)丙烷混配钴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o2(mph)2(bpp)]}∞,其中mph 为4‑甲基邻苯二甲酸阴离子配体,bpp为1,3‑二(4‑吡啶)丙烷,所述的4‑甲基邻苯二甲酸和1,3‑二(4‑吡啶)丙烷混配钴配合物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为a = 18.699(3)
,b =12.189(2)
,c =12.227(2)
,α= 90 °,β= 99.885(2) °,γ= 90 °,V =2745.3(8)
3,基本结构为三维网络结构;基本结构单元含有两个CoII离子,Co1是八面体配位,Co1的六个配位原子分别为两个1,3‑二(4‑吡啶)丙烷的两个氮原子和三个4‑甲基邻苯二甲酸离子的四个羧基氧原子;Co2是四面体配位,配位原子是四个4‑甲基邻苯二甲酸离子的四个羧基氧原子;两个来自不同的4‑甲基邻苯二甲酸离子的羧基以syn‑syn 方式以及一个羧基氧原子将Co1和邻近的Co2连接为[Co2(COO)2O]双核单元,Co···Co间距为3.28
;这样的双核单元被4‑甲基邻苯二甲酸离子连接为一维链,1,3‑二(4‑吡啶)丙烷将这样的一维链连接为三维网络结构,如果将[Co2(COO)2O]双核单元看作一个节点,那么这个三维网络结构可以简化为单节点4‑连接的cds网络;其中H2mph 为4‑甲基邻苯二甲酸,结构如下:
;其中bpp为1,3‑二(4‑吡啶)丙烷,结构如下: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4‑甲基邻苯二甲酸、碱、bpp和钴盐溶于水中,封入反应釜中,以每小时10℃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20~160℃,恒温3天,然后自然条件下降至室温,即可得到红色块状晶体;2)将收集到的红色块状晶体经过用水洗涤、室温下干燥处理,即得目标产物;所述步骤1)每1L水中,4‑甲基邻苯二甲酸的加入量为0.005~0.015mol、bpp的加入量为0.005~0.015mol、钴盐的加入量0.005~0.015mol、碱的加入量为0.005~0.015mo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师范学院,未经洛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8044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