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压下连铸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3228.3 | 申请日: | 2015-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41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谭希华;赵龙江;刘春武;沈轶奇;王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2 | 分类号: | B22D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99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在现场对铸造坯料进行后处理或后加工的方法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压下连铸生产方法。一种重压下连铸生产方法,包括使连铸坯(10)通过连铸机的常规水平扇形段(1),其特征是:还包括如下步骤:a.设置重压下扇形段(2);b.调整连铸机的拉坯速度;c.调整重压下扇形段(2)入口侧的辊缝;d.进入稳定的重压下工艺流程。本发明连铸坯质量高,生产效率高,板材规格多。 | ||
搜索关键词: | 压下 生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重压下连铸生产方法,包括使连铸坯(10)通过连铸机的常规水平扇形段(1),其特征是:还包括如下步骤:a. 顺着连铸坯(10)在连铸机的送进方向,在连铸机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常规水平扇形段(1)之间的工位处设置重压下扇形段(2);b. 调整连铸机的拉坯速度,使连铸坯(10)的液芯凝固末端正好处于重压下扇形段(2)的入口侧,此时重压下扇形段(2)的辊缝和常规水平扇形段(1)的辊缝相等;c. 保持重压下扇形段(2)出口侧的辊缝不变,调整重压下扇形段(2)入口侧的辊缝,使重压下扇形段(2)入口侧的辊缝较常规水平扇形段(1)的辊缝缩减,使重压下扇形段(2)的辊缝成为入口侧小于出口侧的倒楔形,从而使连铸坯(10)在重压下扇形段(2)的入口侧得到挤压,连铸坯(10)厚度由重压下之前的h1缩减至h2,使连铸坯(10)内部的中心疏松与缩孔缺陷都被压合;d. 厚度由h1缩减至h2的连铸坯(10)通过重压下扇形段(2)后续的每个常规水平扇形段(1)后,调整重压下扇形段(2)后续的每个常规水平扇形段(1)的辊缝,使各个常规水平扇形段(1)的辊缝与厚度缩减为h2的连铸坯(10)相匹配,连铸机即进入稳定的重压下工艺流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18322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涡轮与压气机转子连接传扭装置
- 下一篇:航空发动机间接点火器试验器